标志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动态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0 06:35
当某一事物处于静止中时,难以引起受众的关注,运动往往是最容易引起视觉强烈注意的现象。传统平面设计中静态的表现形式也需要朝着动态的、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新媒体大放异彩的今天,一方面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在很多方面成为纸质媒体的替代品,为动态化的设计形式提供了可能性与平台;另一方面,随着品牌推广渠道的变化,企业以及受众对设计的创新表现形式日渐迫切,对视觉形象设计中标志的呈现及应用有了更高层次的期待。因此,标志需要顺应科技的发展、品牌的宣传与推广方式以及受众的审美,而动态化的表现形式为标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使品牌视觉形象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更好的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随着展示媒介与设计形式的多元化,标志的动态化表现形式满足了受众不同的审美需求,使品牌自身价值进一步提升。本次毕业设计在明确标志的动态化含义,分析其表现形式、表现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以“北艺创想”少儿艺术教育视觉形象推广中的动态化延展设计为主线,并结合教育行业的文化内涵,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有助于品牌发展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从少儿的灵动性、好奇心、探索欲望等特点出发,考虑标志的动态化对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的影响,通过图形...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25周年标志系列
图 3-1: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 25 周年标志系列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770.html实验室负责人想用一个类似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形象标志,。2011 年设计师结合推出的“射灯”标志与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媒体实验室的名称首字母 “MIT” 缩写融入图形中,呈现一个案(图 3-2)。
图 3-3: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子新标志系列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mit-media-lab-new-logo-2014.html图 3-4: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子新标志应用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mit-media-lab-new-logo-2014.html省理工媒体实验室两套的标志都属于多形态表现形式,在原有的标志基原则,使子标图的整体风格在设计方法与形式上保持一致、与主标一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I设计在儿童教育品牌中的应用——以“七视野儿童艺创教育”品牌设计为例[J]. 赵偲汝,李汉平. 艺术教育. 2017(Z6)
[2]Ⅵ系统的维度补充——标志动态化设计的趋势研究[J]. 邹林峰. 艺术科技. 2016(09)
[3]动态化标志设计——论新媒体下标志设计的新形态和教育革新[J]. 林成,王侹. 设计艺术研究. 2016(02)
[4]动态标志与多形态标志之比较研究[J]. 王永贞,何征. 设计. 2014(09)
[5]数字化时代的动态化标志设计[J]. 牛利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1)
[6]标志设计的动态化与企业形象再塑造[J]. 王红梅. 艺术百家. 2012(01)
[7]动态标志与静态标志之比较[J]. 关洪. 湖南农机. 2007(07)
[8]动态标志可否构成商标[J]. 柏思国. 中华商标. 2004(03)
硕士论文
[1]儿童连线玩具“连想力”品牌形象设计[D]. 周舟.浙江理工大学 2016
[2]静极思动—品牌视觉形象的动态化设计研究[D]. 焦瑞雯.东南大学 2016
[3]VI中动态标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潘琲.浙江理工大学 2013
[4]谁动了我的标志?[D]. 石小卉.中央美术学院 2010
[5]学校品牌的视觉形象研究[D]. 陈庆军.江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9055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25周年标志系列
图 3-1: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 25 周年标志系列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770.html实验室负责人想用一个类似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形象标志,。2011 年设计师结合推出的“射灯”标志与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媒体实验室的名称首字母 “MIT” 缩写融入图形中,呈现一个案(图 3-2)。
图 3-3: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子新标志系列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mit-media-lab-new-logo-2014.html图 3-4: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子新标志应用图片来源:http://www.logonews.cn/mit-media-lab-new-logo-2014.html省理工媒体实验室两套的标志都属于多形态表现形式,在原有的标志基原则,使子标图的整体风格在设计方法与形式上保持一致、与主标一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VI设计在儿童教育品牌中的应用——以“七视野儿童艺创教育”品牌设计为例[J]. 赵偲汝,李汉平. 艺术教育. 2017(Z6)
[2]Ⅵ系统的维度补充——标志动态化设计的趋势研究[J]. 邹林峰. 艺术科技. 2016(09)
[3]动态化标志设计——论新媒体下标志设计的新形态和教育革新[J]. 林成,王侹. 设计艺术研究. 2016(02)
[4]动态标志与多形态标志之比较研究[J]. 王永贞,何征. 设计. 2014(09)
[5]数字化时代的动态化标志设计[J]. 牛利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1)
[6]标志设计的动态化与企业形象再塑造[J]. 王红梅. 艺术百家. 2012(01)
[7]动态标志与静态标志之比较[J]. 关洪. 湖南农机. 2007(07)
[8]动态标志可否构成商标[J]. 柏思国. 中华商标. 2004(03)
硕士论文
[1]儿童连线玩具“连想力”品牌形象设计[D]. 周舟.浙江理工大学 2016
[2]静极思动—品牌视觉形象的动态化设计研究[D]. 焦瑞雯.东南大学 2016
[3]VI中动态标志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潘琲.浙江理工大学 2013
[4]谁动了我的标志?[D]. 石小卉.中央美术学院 2010
[5]学校品牌的视觉形象研究[D]. 陈庆军.江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9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0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