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字的发展演变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0:39
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能直观准确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形式,而全球众多文字当中汉字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字,它没有随着自然灾害而毁灭、没有因外族倾入而消失、没有被战乱纷扰而中断。汉字传承发展至今,离不开印刷术,提到印刷术当然就会想到印刷字体,正是有了规范的印刷字体,书籍才能批量化生产,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汉字并教授给下一代,避免了汉字因为战乱等意外而间断。在唐代贞观年间雕版印刷下萌生了宋体字的萌芽,明代万历年间宋体字成为正式的印刷体,从出现到成熟历时八九百年之久,使得成熟的宋体字用于雕刻易于印刷,轻松阅读,对雕版史来说是一大进步,对汉字字体发展史来说是一场革命,贯穿书法、印刷、设计三个领域。宋体字无时不刻的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且在文字字体中占很大比重,如今不论是印刷品还是电子产品,各个平台出现的文字字体眼花缭乱。宋体字久居四大印刷字体首位,自16世纪以来一直是主要的印刷字体,它的使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以其严肃大气、端庄大方的形象适用于各种场合。像一个循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作出改进。随着社会发展,书籍从少部分人可接触到人们触手可及,宋体从印刷出版走向荧...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探本溯源
2.1 宋体字出现的条件
2.1.1 技术背景
2.1.2 经济、文化背景
2.1.3 文字背景
2.2 宋体字演变的过程
2.2.1 宋体字的萌芽
2.2.2 宋体字的诞生以及发展初期
2.2.3 政治、政策以及印刷技术对宋体字的影响
2.3 宋体字备受宠爱的原因
2.4 宋体与西方衬线体
第三章 宋体字的支流—仿宋体
3.1 仿宋体的起源
3.2 仿宋体的诞生
3.3 仿宋体的发展与延续
第四章 新时代的宋体字
4.1 新时代下宋体字的发展情况
4.2 笔画粗细对宋体字的影响
4.2.1 传统的横细竖粗
4.2.2 横竖粗细非常规比例的宋体字
4.2.3 宋黑体与黑宋体
4.3 字形外形不同的宋体字
4.3.1 方宋
4.3.2 长宋
4.3.3 扁宋
4.4 字角的重要性
4.4.1 常见的传统字角
4.4.2 夸张的字角
4.4.3 其他以宋体字为基础设计的艺术字
4.5 中宫对宋体字的重要性
第五章 基于宋体字形的字体设计
5.1 设计准备
5.1.1 前期调研
5.1.2 设计灵感和源泉
5.2 字体设计的思路
5.3 该字体的定位以及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体与新罗马体笔划设计易读性比较研究[J]. 李振宇,王安霞. 包装工程. 2018(12)
[2]宋体字的形成:设计史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字体设计[J]. 朱伟斌. 美与时代(上). 2017(02)
[3]试论宋体字的发展源流及特征[J]. 郭柳,吴卫. 设计. 2016(09)
[4]我国传统印刷字体的产生与发展探究[J]. 柳林,米万鑫. 美与时代(上). 2015(11)
[5]雕版印刷的起源[J]. 郑也夫.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8)
[6]论明代雕版印刷与宋体字的形成[J]. 张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01)
[7]宋体字的设计定位——《宋体字研究》序[J].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04)
[8]简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J]. 云利英. 科技信息. 2010(36)
[9]元刻本的鉴赏和收藏(下)[J]. 杨成凯. 紫禁城. 2009(04)
[10]晚清民初的印刷技术与文化生产[J]. 雷启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硕士论文
[1]宋明雕刻本字体演变研究—宋体字发展探寻[D]. 张孜颖.湖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8497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课题研究意义
1.1.2 课题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探本溯源
2.1 宋体字出现的条件
2.1.1 技术背景
2.1.2 经济、文化背景
2.1.3 文字背景
2.2 宋体字演变的过程
2.2.1 宋体字的萌芽
2.2.2 宋体字的诞生以及发展初期
2.2.3 政治、政策以及印刷技术对宋体字的影响
2.3 宋体字备受宠爱的原因
2.4 宋体与西方衬线体
第三章 宋体字的支流—仿宋体
3.1 仿宋体的起源
3.2 仿宋体的诞生
3.3 仿宋体的发展与延续
第四章 新时代的宋体字
4.1 新时代下宋体字的发展情况
4.2 笔画粗细对宋体字的影响
4.2.1 传统的横细竖粗
4.2.2 横竖粗细非常规比例的宋体字
4.2.3 宋黑体与黑宋体
4.3 字形外形不同的宋体字
4.3.1 方宋
4.3.2 长宋
4.3.3 扁宋
4.4 字角的重要性
4.4.1 常见的传统字角
4.4.2 夸张的字角
4.4.3 其他以宋体字为基础设计的艺术字
4.5 中宫对宋体字的重要性
第五章 基于宋体字形的字体设计
5.1 设计准备
5.1.1 前期调研
5.1.2 设计灵感和源泉
5.2 字体设计的思路
5.3 该字体的定位以及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体与新罗马体笔划设计易读性比较研究[J]. 李振宇,王安霞. 包装工程. 2018(12)
[2]宋体字的形成:设计史视阈下的中国古代字体设计[J]. 朱伟斌. 美与时代(上). 2017(02)
[3]试论宋体字的发展源流及特征[J]. 郭柳,吴卫. 设计. 2016(09)
[4]我国传统印刷字体的产生与发展探究[J]. 柳林,米万鑫. 美与时代(上). 2015(11)
[5]雕版印刷的起源[J]. 郑也夫. 北京社会科学. 2015(08)
[6]论明代雕版印刷与宋体字的形成[J]. 张抒.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2(01)
[7]宋体字的设计定位——《宋体字研究》序[J]. 张道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04)
[8]简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J]. 云利英. 科技信息. 2010(36)
[9]元刻本的鉴赏和收藏(下)[J]. 杨成凯. 紫禁城. 2009(04)
[10]晚清民初的印刷技术与文化生产[J]. 雷启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硕士论文
[1]宋明雕刻本字体演变研究—宋体字发展探寻[D]. 张孜颖.湖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8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6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