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意”与“象”在旅游形象标志中的应用研究 ——以“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0 14:29
  旅游形象的整体塑造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在我国的各省市地区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文从特点、构成、定位等方面对旅游形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阐述了旅游形象标志对于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创造区域旅游品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国内的旅游形象标志在设计上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创意等,有些设计则存在传递信息不准确,缺乏视觉美感等问题。为了提高区域旅游形象标志的感召力,对旅游地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又让游客能通过旅游形象标志增加对旅游景区文化底蕴的了解,本文从“意象”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意”与“象”在旅游形象标志中的应用。意象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主要指人脑对事物的外形以及大小等客观信息进行加工后所产生的的描述。“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是一种情感的融入,而“象”则是实际存在的事物,两者的统一是指主观感情融入到所看到的事物,而形成的审美感觉。它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也是一种内外表里统一的状态。意象就是寓"意"于"象",其实就是将主观的情感融入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物体中。设计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意”与“象”相结合的复杂过程。本文...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原因
    1.2 国内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第2章“意”与“象”的概述
    2.1“意”与“象”的产生与发展
    2.2“意象”的功能
        2.2.1“意象”的审美功能
        2.2.2“意象”的独创功能
        2.2.3“意象”的抒情功能
    2.3“意”与“象”的主要表现
        2.3.1 城市建设的意象表达
        2.3.2 建筑设计的意象表达
        2.3.3 广告设计的意象表达
第3章 旅游形象与旅游形象标志设计
    3.1 旅游形象的特点、构成、定位及塑造
        3.1.1 旅游形象的特点
            3.1.1.1 旅游形象内容的综合性
            3.1.1.2 旅游形象的稳定性
            3.1.1.3 旅游形象的可塑性
        3.1.2 旅游形象的构成
        3.1.3 旅游形象的定位
        3.1.4 旅游形象的塑造
    3.2 我国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第4章 基于“意”、“象”的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原则与方法
    4.1“意”、“象”对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意义
        4.1.1 基于品牌审美的“意”对于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借鉴意义
        4.1.2 基于品牌审美的“象”对于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借鉴意义
    4.2“意”、“象”在旅游标志形象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4.2.1 旅游标志中的“意”元素的体现
        4.2.2 旅游标志中“象”元素的体现
            4.2.2.1 自然地理环境
            4.2.2.2 地域人文特征
            4.2.2.3 相关的图形、文字等
            4.2.2.4 景区自身建设
第5章“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的设计实践
    5.1“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简介
    5.2“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
        5.2.1“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设计原因
        5.2.2“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理念
        5.2.3“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素材
        5.2.4“艺境太行”旅游写生基地旅游形象标志设计整体效果
第6章 总结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广告视觉传达表现的“意”与“象”[J]. 裴雪敏.  大众文艺. 2016(21)
[2]厦门旅游形象广告语解析[J]. 杨美谕.  采写编. 2016(05)
[3]庐山马尾水旅游形象设计[J]. 罗文,冯长明.  全国商情. 2016(27)
[4]浅析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中的视觉符号[J]. 韩学红.  艺术科技. 2015(07)
[5]论鄂西圈的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J]. 李文璟.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4(06)
[6]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J]. 范钧,邱宏亮,吴雪飞.  旅游学刊. 2014(01)
[7]城市意象理论与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韩福文,王芳.  城市问题. 2012(12)
[8]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旅游形象研究——以鼓浪屿为例[J]. 付业勤,王新建,郑向敏.  旅游论坛. 2012(04)
[9]地域文化对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影响[J]. 彭军.  包装工程. 2012(04)
[10]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的新方法研究[J]. 程俊辉,熊辉.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1)

硕士论文
[1]城市旅游意象的生成方式研究[D]. 王亚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博览建筑设计中的意象提取与表达[D]. 刘本厚.昆明理工大学 2013
[3]我国区域旅游形象标志设计研究[D]. 贾玉倩.南京艺术学院 2011
[4]城市旅游品牌建设评价研究[D]. 武丽慧.大连理工大学 2009
[5]城市旅游品牌视觉形象研究[D]. 毛亮.中南大学 2008
[6]辽宁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D]. 郭立赢.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苏州城市意象解析[D]. 费一鸣.苏州科技学院 2008
[8]视觉传达设计的文化传播研究[D]. 熊琴琴.东南大学 2006
[9]地域文化在旅游标志设计中的应用[D]. 瞿竞.四川大学 2005
[10]地域性特征的形成与演替[D]. 谭蔚.昆明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79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79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