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晚明牡丹纹从样式到图式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5 18:32
  晚明是一段拥有较多争议的历史时期,这是由晚明社会发展中的新动向所决定的。这一时期的政治混乱不堪,却有着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无论在文化思想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巨大的变化。牡丹纹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纹饰,有着视觉上的美感,是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寓意,而且包含着多层次的民间心理,不光与国家、政权有对应关系,还延伸为汉族正统王朝的象征。晚明以后,牡丹纹更进一步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物,加上有着国花和国色之称,使得牡丹纹的装饰地位得以确立。样式和图式在设计学科中属于形式分析的范畴:样式是具有表现性、个人风格,没有形成规模的,不具有范式作用的个体样本;图式则是具有规则性、制作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的,可以作为参照的范式样本。本文立足晚明这一历史时期,以牡丹纹为切入点,从晚明牡丹纹的样式、样式到图式的变化以及晚明牡丹纹图式形态的归纳这三个部分,完成了晚明牡丹纹样式到图式的演变分析。然后分别在绘画载体和器用载体上进行了类别梳理和列举论证,分析了牡丹纹图式形态的发展和在不同器用中的范式体现。最后归纳了牡丹纹得以在晚明时期从样式到图式演变的驱动力,即文化和思想的世俗化、复制技术...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晚明牡丹纹从样式到图式的形态变化
    2.1 晚明牡丹纹隐含的文化意义
        2.1.1 牡丹文化起源与发展
        2.1.2 牡丹纹装饰地位的确立
    2.2 晚明牡丹纹的样式形态
    2.3 晚明牡丹纹样式到图式的变化
    2.4 晚明牡丹纹的图式形态
        2.4.1 晚明牡丹纹的图式造型
        2.4.2 晚明牡丹纹的图式题材
第3章 晚明绘画中的牡丹纹图式
    3.1 晚明牡丹纹在花鸟画中的图式
        3.1.1 设色牡丹纹
        3.1.2 水墨牡丹纹
    3.2 晚明牡丹纹在人物画中的图式
        3.2.1 仕女画中的牡丹纹
        3.2.2 人物故事画中的牡丹纹
    3.3 晚明牡丹纹在木刻画中的图式
        3.3.1 传统木刻画中的牡丹纹
        3.3.2 彩色木刻画中的牡丹纹
第4章 晚明器用中的牡丹纹图式
    4.1 晚明牡丹纹在器物中的图式
        4.1.1 瓷器上的牡丹纹
        4.1.2 漆器上的牡丹纹
        4.1.3 珐琅器上的牡丹纹
    4.2 晚明牡丹纹在织物中的图式
        4.2.1 缂丝中的牡丹纹
        4.2.2 织锦中的牡丹纹
第5章 晚明牡丹纹形态演变的驱动力
    5.1 文化和思想的世俗化
    5.2 复制技术和材料的发展
    5.3 商业的繁荣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明刻书业的竞争对版画创作的影响[J]. 蒋炜.  编辑之友. 2018(02)
[2]图像学及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应用问题[J]. 韩士连,贺万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1(05)
[3]中国国花溯源[J]. 扈耕田.  民俗研究. 2010(04)
[4]宋代牡丹谱考释[J]. 久保辉幸.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0(01)
[5]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谐之美[J]. 陈新华,许瑾.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5)
[6]图像学的模式[J]. 易英.  美术研究. 2003(04)
[7]“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J]. 樊树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8]构图概念与构图分析[J]. 周岩.  中国美术教育. 2002(01)
[9]古代仕女画概论[J]. 单国强.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95(S1)
[10]唐代的牡丹欣赏热[J]. 田志明,张剑光.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1995(03)

博士论文
[1]中国现代书法图式研究[D]. 王佳宁.中国美术学院 2014
[2]“物”的崛起:晚明的生活时尚与审美风会[D]. 赵强.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胡正言“十竹斋”二谱研究[D]. 关海蒙.曲阜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88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88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7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