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的现代出场及蝉蜕轨迹——一个问题史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5-18 21:36
在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方学者的美学研究和美学史书写中,"中国美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合法性确认过程。中国和西方间的文化交往,推动了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一再突破并消解了西方美学的普遍性假设,催生了一种多样性的"世界美学"观念,"中国美学"由此得以在现代出场,并展开其历史建构。如何叙述中国美学,构成了推动"中国美学史"研究和书写不断深入的"元问题"。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2019,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美学”在西方的曲折出场
二、 美学本土化与“中国美学”自觉意识的酝酿
三、 “中国美学史”的发现与诞生
四、 如何叙述“中国美学”: 文化交往中的蝉蜕轨迹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J]. 张法. 文艺争鸣. 2013(01)
[2]中国美学史著写作:评估与讨论[J]. 王振复. 学术月刊. 2012(08)
[3]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J].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中国文学”发现自身的方式[J]. 赵强.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1)
[5]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J]. 王确. 当代文坛. 2011(01)
[6]“有学”“无学”之辨: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J]. 张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7]美学的根本转型[J]. 季羡林. 文学评论. 1997(05)
[8]迈向自由王国的足印——读李泽厚《美的历程》[J]. 包遵信. 读书. 1981(08)
[9]中国美学史的先声——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J]. 陈鸣树. 读书. 1980(11)
[10]宗白华开设“中国美学史专题”[J]. 哲.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2(06)
本文编号:3194522
【文章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2019,3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中国美学”在西方的曲折出场
二、 美学本土化与“中国美学”自觉意识的酝酿
三、 “中国美学史”的发现与诞生
四、 如何叙述“中国美学”: 文化交往中的蝉蜕轨迹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美学史应当怎样写:历程、类型、争论[J]. 张法. 文艺争鸣. 2013(01)
[2]中国美学史著写作:评估与讨论[J]. 王振复. 学术月刊. 2012(08)
[3]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J]. 罗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中国文学”发现自身的方式[J]. 赵强.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1)
[5]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J]. 王确. 当代文坛. 2011(01)
[6]“有学”“无学”之辨:20世纪初“科学”标准下的中学自省[J]. 张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7]美学的根本转型[J]. 季羡林. 文学评论. 1997(05)
[8]迈向自由王国的足印——读李泽厚《美的历程》[J]. 包遵信. 读书. 1981(08)
[9]中国美学史的先声——评《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J]. 陈鸣树. 读书. 1980(11)
[10]宗白华开设“中国美学史专题”[J]. 哲.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2(06)
本文编号:3194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9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