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传统蝙蝠纹样研究及在现代面料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19 16:59
  蝙蝠纹样是我国传统吉祥纹样里的一支,是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纹样运用范围宽广,形制丰富,寓意美好,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福文化,体现出了人们对纳福祈祥的心理需求,其文化内涵没有脱离民众风俗的范畴,纳福招财、祈子延寿、驱邪避灾、吉祥如意是福文化永恒的主题。“福、禄、寿、喜、财”这五福中,即以“福”为首,也以“福”为名,“福无所不包,凡举吉祥如意、福善喜庆、事事顺遂皆可以以福为表征”。在吉祥纹样里,人们通过利用谐音把动物、植物做为吉祥物,把美好愿望借助吉祥物来绘制成一幅幅图画,用来表达吉祥的内容。因有《抱朴子》:“千岁蝙蝠,色白如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山海经·北山经》中有对蝙蝠的记载“其鸟多寓,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以及“蝠”与“福”谐音的关系,把蝙蝠与福字联系在一起,因此,蝙蝠被视为幸福的象征。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对蝙蝠纹样的大力推崇,使蝙蝠纹样在建筑、雕刻、刺绣、瓷器等方面得到更多更广的运用。笔者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搜集网络素材、考察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园林,掌握了从红山文化时期到现代的蝙蝠纹样相关资料,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传统蝙蝠纹样...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传统蝙蝠纹样概述
    第一节 吉祥纹样的概述
        一、从吉祥文化到吉祥纹样
        二、吉祥纹样的发展
        三、吉祥纹样的表现方法
    第二节 福文化与蝙蝠的关系
        一、福文化概述
        二、蝙蝠的概况
        三、“蝠”与“福”的关系
    第三节 蝙蝠纹样的演变历程
第三章 中国传统蝙蝠纹样的特征分析研究
    第一节 蝙蝠纹样在不同族群中的特征
        一、国内外蝙蝠纹样比较
        二、国内南北方地区蝙蝠纹样比较
        三、非民间与民间的蝙蝠纹样比较
    第二节 蝙蝠纹样的题材及图案构成形式
        一、蝙蝠纹样的题材
        二、蝙蝠纹样的基本构成形式
        三、蝙蝠纹样的构成元素
        四、蝙蝠纹样的题材组合及构成形式案例分析
    第三节 蝙蝠纹样的应用范围
        一、平面造型
        二、立体造型
        三、综合造型
第四章 蝙蝠纹样在现代面料图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第一节 现代图案设计中对蝙蝠纹样的应用分析
    第二节 蝙蝠纹样在面料图案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蝙蝠纹样的面料图案创新设计
        二、蝙蝠图案的创新运用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与“蝠”相伴(下)——保护生物多样性[J]. 蔡亚娜.  城市与减灾. 2013(06)
[2]万福之地——和珅恭王府蝙蝠纹样解读[J]. 吴卫,张智艳.  装饰. 2012(01)
[3]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蝙蝠纹初探[J]. 周蔚,吴卫.  艺海. 2011(10)
[4]传统蝙蝠纹样艺术符号解析[J]. 张智艳,吴卫,刘宗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5]论北京恭王府之蝙蝠意象[J]. 陈佳君.  毕节学院学报. 2009(12)
[6]传统“五福捧寿”纹样符号阐释[J]. 张智艳,吴卫.  艺术百家. 2008(S2)
[7]从蝙蝠形纹饰初探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特征[J]. 裴东瑛.  江苏丝绸. 2008(02)
[8]中国传统社会价值取向论析——以“福”、“禄”、“寿”三星为例[J]. 沈利华.  学海. 2007(06)
[9]从蝙蝠形象看中西文化精神[J]. 焦成根,叶锡铮.  美术大观. 2007(09)

硕士论文
[1]清朝蝠纹与福语的浅探和活化设计[D]. 宋诗一.中国美术学院 2015
[2]清代家具蝙蝠装饰纹样造型艺术研究[D]. 邵丹.东北林业大学 2012
[3]吉祥文化下的蝙蝠图案研究及符号化解读[D]. 陈涛.重庆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6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96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