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如印陶作 ——从摄影的角度观察陶瓷作为印制载体的比较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6:39
  对于今天的艺术讨论来说,艺术的过程拥有扩展性和多样性。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四位艺术家1进行创作方式的探讨。本文是关于摄影介入陶瓷艺术创作方式的专题研究,并试图以格伦·亚当森(Glenn Adamson)和朱莉娅·布莱恩-威尔森(Julia Bryan-Wilson)研究2中所提出的“艺术制作机制(Art in the Making)”为基础,探讨四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两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中,跨学科的视野是一种基础工具,而艺术创作本身则被看作为一种不受学科限制的创作行动。他们的研究方法并非仅仅把陶艺看作一种工艺,而是关乎于开放眼界,以及观察艺术品制作所涉及的所有“机制”。如此一来,他们能够参与艺术批判和评价,而不必受限于某门学科所建立的理论或历史框架。无论是从印制载体的物质相似性角度来看,即粘土的相似性,还是将陶艺看作为一种思维框架进行讨论,这都是一项“以陶瓷作为印制载体”的新型领域的的实践性研究。总之,本文旨在分析“印制”理念下,从摄影的角度介入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通过案例研究阐述见解,试图开辟另一种艺术制作机制以及观看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如印陶作 ——从摄影的角度观察陶瓷作为印制载体的比较分析研究


经典馆藏,龍美术馆(ArtLongMuseum),上海

美术馆,经典,上海,视度


作方式的导作模式。不论是关,而在平面视度的观赏性与艺人文化中,中国和过程建立了一的拓片工具:砚心的是,这些节同时,通过组的三维再现视角载体本身,在长种与原作拥有同acrum)”。换句图 1.1 经典馆藏,龍美术馆(ArtLong Museum),上海

艺术中心,细部,艺术家,不可避免


而不是用手感国艺术家托马图通过制作他的一过程,来刺破预先假设的可复(Vilém的“载体”问众生活时之时,,也是不可避免“摄影”主题的情况下,他们代的方式,将空间来呈现我们可以义——取决于它图 1.5 李秀勤“触痕-一部推拿学” No.16 细部, 2018,杭州人可艺术中心展览图 1.6 李秀勤,“触痕-一部推拿学” No.7,2018,杭州认可艺术中心展览


本文编号:322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2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