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整体走向与时代分期

发布时间:2021-06-28 19:13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是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型史。文章以"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为理论指导和对话依据,以超功利的形式美和有价值的内涵美为视角,以美学原理与艺术概论为抓手,考察美学学科在中国现当代的历史演变。文章揭示近代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奠基时期,"五四"前后是现代美学学科的诞生时期,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后至1948年是从主观论美学走向唯物论美学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是中国化美学学派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导地位的确立时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实践美学原理的定型与突破时期;21世纪以来是美学的解构与重构时期,并对此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证研究和客观评述。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8,(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乐感美学》与乐感体验——以荻港古村审美为例[J]. 庄志民.  上海文化. 2018(02)
[2]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评述[J]. 祁志祥.  人文杂志. 2017(12)
[3]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及其创新意义[J]. 祁志祥.  学习与探索. 2017(12)
[4]晚清美文学概念的破茧[J]. 祁志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5]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的历时论析及反思[J]. 祁志祥.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5)
[6]“文学审美特征论”:童庆炳文艺美学思想述评[J]. 祁志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7]陈伯海“生命体验论美学”的独特创构[J]. 祁志祥.  社会科学. 2017(05)
[8]《乐感美学》的多重建设性向度评析[J]. 冯毓云.  中国图书评论. 2017(03)
[9]建构以“乐感”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美学学科体系(笔谈)[J]. 祁志祥,高楠,冯毓云,汪济生,张灵,寇鹏程.  学习与探索. 2017(02)
[10]《乐感美学》:美学体系重建的新界碑——“重构美学的形上之维”高端论坛暨《乐感美学》研讨会综述[J]. 孙沛莹,李纲耀.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01)



本文编号:3254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54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