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塑 ——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知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02:15
研究选题立足工匠精神本体,在当下设计教育中解构和重塑。从史鉴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过程,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调研、纵横比较、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尝试从逻辑上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理论解构与实践应用的四维研究体系,考述中国古代“师徒授受”式教育、近代工艺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设计教育的传承、发展,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代设计教育中遭致“悬置”的原因,分析中世纪欧洲教会学校美术教育和“作坊制”学徒工教育、文艺复兴后“工场式”美术教育、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中的历史嬗变,解构工匠精神的现代性特质,总结工匠精神在国内外设计教育中的发展脉络。梳理了工匠精神振兴设计教育的成功案例,结合案例探究工匠精神融入当代设计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方法。通过研究,提出了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是对尊重劳动、崇尚自然、注重传承、追求创新等职业操守的认同,其内涵集中于“精”“守”“信”三种价值观。“精”为设计之标准与目标,致力于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守”为臻艺求精之过程中秉持专心、专业、专职的守业精神;“信”为怀抱设计之信仰,坚...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过程
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段卫斌—解构与重塑——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治者重视,工匠的社会地位也得以提高。如工匠出身的墨翟班(公输子)有高超的木工技艺,设计大量攻城器械,帮助宋国等等,是后世的工匠奉为行业先师和保护神(图 2.2)。在先秦时期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秦汉时期,工匠的地位开,受儒家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工匠的技能被看作匠群体也被划为“四民”(士、农、工、商)之第三位。工开始降低,从汉代到南北朝,工匠的地位整体上经历了一个至唐、宋时期,为了便于征调和管理工匠,开创了“匠户”殊技艺的的工匠编为“匠籍”。
图 2.5 李约瑟及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②李约瑟通过系统翔实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工匠生产、劳作中,大量的创造和发明成就,其中很多技术成果领先西方几百乃至上千年(图他将这些成就写入“科技史”中,充分肯定了这些工匠创新,以及这些于社会生产力革新与促进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 薛栋. 职教论坛. 2013(34)
[2]无名书:中国设计史的写法——兼谈中央工艺美院的史论传统[J]. 杭间. 装饰. 2013(10)
[3]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视野下高校师资队伍优化研究[J]. 李辉周. 包装世界. 2013(04)
[4]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比较研究[J]. 郑丽伟. 艺术科技. 2013(05)
[5]庖丁解牛与《资本论》美学——关于脑力工作的“艺术性质”[J]. 陆晓光. 社会科学. 2013(04)
[6]走向生活美学的“生活美育”观——21世纪如何建设中国的新美育[J]. 刘悦笛. 美育学刊. 2012(06)
[7]传统手工技艺的家传与师承[J]. 郭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8]设计与设计教育——专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J]. 焦琳. 创意与设计. 2012(02)
[9]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现状与问题[J]. 张奇峰,宋东葵.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3)
[10]古代涉“工匠”义词语历时考察[J]. 陈明富,张鹏丽. 天中学刊. 2012(01)
博士论文
[1]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D]. 傅祎.中央美术学院 2013
[2]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D]. 吴屹.中国美术学院 2011
[3]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 郭荣茂.上海大学 2011
[4]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 邬烈炎.南京艺术学院 2001
本文编号:3365442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形成过程
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段卫斌—解构与重塑——工匠精神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认治者重视,工匠的社会地位也得以提高。如工匠出身的墨翟班(公输子)有高超的木工技艺,设计大量攻城器械,帮助宋国等等,是后世的工匠奉为行业先师和保护神(图 2.2)。在先秦时期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秦汉时期,工匠的地位开,受儒家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工匠的技能被看作匠群体也被划为“四民”(士、农、工、商)之第三位。工开始降低,从汉代到南北朝,工匠的地位整体上经历了一个至唐、宋时期,为了便于征调和管理工匠,开创了“匠户”殊技艺的的工匠编为“匠籍”。
图 2.5 李约瑟及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②李约瑟通过系统翔实的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工匠生产、劳作中,大量的创造和发明成就,其中很多技术成果领先西方几百乃至上千年(图他将这些成就写入“科技史”中,充分肯定了这些工匠创新,以及这些于社会生产力革新与促进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 薛栋. 职教论坛. 2013(34)
[2]无名书:中国设计史的写法——兼谈中央工艺美院的史论传统[J]. 杭间. 装饰. 2013(10)
[3]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视野下高校师资队伍优化研究[J]. 李辉周. 包装世界. 2013(04)
[4]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比较研究[J]. 郑丽伟. 艺术科技. 2013(05)
[5]庖丁解牛与《资本论》美学——关于脑力工作的“艺术性质”[J]. 陆晓光. 社会科学. 2013(04)
[6]走向生活美学的“生活美育”观——21世纪如何建设中国的新美育[J]. 刘悦笛. 美育学刊. 2012(06)
[7]传统手工技艺的家传与师承[J]. 郭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02)
[8]设计与设计教育——专访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J]. 焦琳. 创意与设计. 2012(02)
[9]高等美术设计教育现状与问题[J]. 张奇峰,宋东葵. 美术教育研究. 2012(03)
[10]古代涉“工匠”义词语历时考察[J]. 陈明富,张鹏丽. 天中学刊. 2012(01)
博士论文
[1]脉络 立场 视野与实验[D]. 傅祎.中央美术学院 2013
[2]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D]. 吴屹.中国美术学院 2011
[3]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 郭荣茂.上海大学 2011
[4]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 邬烈炎.南京艺术学院 2001
本文编号:3365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6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