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
发布时间:2017-04-30 22:11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哲学理论活动和审美关怀在生存论上一致为基础,在哲学观层面上提出了论证了从审美视域出发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进而挖掘、分析和梳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阐释了这一关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论述了马克思的哲学体现为人学,始终把人的问题视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传承马克思衣钵,理论本身具有强烈的人学意蕴,而审美是人存在的本真显现,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审美自觉。 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六个流派11位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和梳理他们理论中的审美自觉。本文注意到,他们的审美思想与哲学思想之间存在重要的内在关联。 审美自觉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审美问题的关注使理论的目光直接指向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进而确证了其理论的哲学自觉,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表现出对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哲学的审美自觉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审美哲学观出发去理解和建构哲学,,为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出元哲学的困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正由于审美与人及其生存之间重要的内在关联使得它成为理解和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哲学的审美自觉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建提供生存论的基础,文化及人生存方式的审美化也为我国当代的文化批判提供了尺度。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审美 哲学观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外文摘要3-4
- 目录4-6
- 引言6-10
- 第1章 从审美视域出发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10-19
-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意蕴10-15
- 1.2 审美:人存在的本真显现15-17
-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之维17-19
- 第2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审美问题的关注和阐发19-43
- 2.1 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美学本体论与“总体性”的生存论一致性20-22
- 2.2 法兰克福学派:美学的社会批判功能22-31
- 2.2.1 霍克海默-艺术的批判功能22-24
- 2.2.2 本雅明-艺术的大众化及其革命24-25
- 2.2.3 阿多诺-艺术的否定性品格25-29
- 2.2.4 哈贝马斯-美学的交往桥梁说29-31
- 2.3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性的解放31-35
- 2.3.1 马尔库塞-美学形式的革命论32-34
- 2.3.2 弗洛姆-文学创作是对人性压抑的超越34-35
- 2.4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存在的整体复归35-38
- 2.4.1 萨特-文艺是对整个存在的复原35-36
- 2.4.2 列斐伏尔-审美成为恢复总体的人的重要途径36-38
- 2.5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阿尔都塞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美学中介说38-39
- 2.6 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杰姆逊以语言学美学整合历史进而进入哲学胜境39-43
- 第3章 审美自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43-48
- 3.1 确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自觉43-44
- 3.2 继承深化了经典马克思主义44-48
- 3.2.1 生存本体论自觉,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44-46
- 3.2.2 在审美层面上把握了马克思哲学的真精神46-47
- 3.2.3 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考人类解放之路47-48
- 第4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审美自觉48-55
- 4.1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元哲学困境48-49
- 4.2 审美:理解和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维度49-50
- 4.3 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建提供生存论基础50-53
- 4.4 为当代文化批判提供尺度53-55
- 致谢55-56
- 参考文献56-64
- 独创性声明64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64-65
- 中文详细摘要65-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琳;论教学中的人道主义:认识论视角[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磊;论教育爱[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