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空间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视觉引导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09:19
负空间作为书籍版式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其承载了文字、色彩、图片、图案纹理等之间的衔接作用,可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效率,同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进入到书籍所营造的另外一个感性世界。由于受传统观念书籍版式设计的影响,设计师往往只注重于对正空间即文字、色彩、图片等设计要素,而对除正空间以外的负空间常常被忽视且设计师缺乏对负空间的特性、作用、意义等各方面的了解,导致书籍版式设计的合理性存在需要继续完善之处。其原因与没有科学地、正确地、恰当地利用负空间以及没有合理地发挥其重要作用有关,造成了书籍版式秩序性较差、可阅读能力较低且视觉引导较模糊的现象。本论文依据相关理论基础,对书籍版式中的负空间进行重新解读,并提出相应的视觉引导法则加以改善此类问题。论文首先概括了书籍版式设计的基本规律与设计原则,其次从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方面分别阐述了负空间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书籍版式的负空间因素,分析了在书籍版式设计中负空间视觉引导现状、要素及其特征,论述了在书籍版式设计中负空间视觉引导规律与价值,并结合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负空间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以及存在意义,最后通过对...
【文章来源】: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吴勇《中国古籍插图精鉴》(图片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1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通过分割可以在版式中重新建立新的比例关系,秩序感与层次感会随之有所不同,所产生的节奏感也会进一步带动读者阅读。全球顶尖的以建筑设计和创新趋势为导向的双月期刊《MARK》,其版式设计多以图片为主,既有摄影采风图片又包含了诸多实验性的建筑设计和作品。该期刊基于LeCorbusier的模块系统进行了大胆创新,重新定义了版式设计的比例与分割的概念,将图片与版式编排作为统一整体的两个层面进行设计,如图2-2所示,呈现出一种灵活的视觉观感且具有动态效果的版式构图。图2-2埃德温·凡格尔德《MARK》杂志期刊(图片来源:《版式创意大爆炸》)(3)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处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状态,会给人产生不同的视觉直观感受。版式设计中的对比,是在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突出版式主体,从而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的视线。对比的表现方式有虚实对比、色彩对比、主次对比,空间对比、方向对比等。由于对比的方式存在多种,不同的对比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直观效果,因此要把握“度”与“量”之间的关系,即要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均衡,避免出现版面失衡与过度的状态。而调和是指在版式中各设计元素的协调性大于差异性,使设计元素之间具有共性,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主要通过颜色、形态、面积等表现方式来实现。相较于对比而言,调和所产生的版面效果能给读者带来和谐、安定的视觉直观感受。设计师赵清所设计《书·筑离合》为建筑类书籍,黑色代表的是该书中作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2者所描述的砖瓦建筑,白色则是代表的书本纸张,黑色的设计在该书中给人一种空间上的空灵、严谨之感,黑与白之间的强烈对比与该书的主旨内容相符,如图2-3所示。同时除黑色、白色之外,灰色与深灰色的加入使得书籍整体的色彩控制相对协调,版面空间设计独特,突破了以往建筑类图书千篇一律的设计。图2-3赵清《书·筑离合》(图片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节奏与韵律节奏原本指的是在音乐中的节拍变化,而在此变化中所呈现出的规律便可称之为韵律,若没有变化也就无所谓节奏。节奏是韵律的前提,节奏的变化构成了韵律。在版式设计中,设计元素连续重复而产生的运动节奏可以是由大到小之间的变换,可以是疏密之间的动感,亦可以是色彩明度之间的渐变。当节奏形成一定规律时,便产生了韵律。“韵”是变化,“律”是节律。韵律从另一角度可看做是较高的节奏形式,是由不断变化的节奏所组成的。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主要是由书籍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之间的变化而形成的。当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形成了自身的版式节奏时,将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读者深刻的视觉印象。书籍《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内文的版式设计是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的,每一张镜头的图片仿佛都在诉说着沈从文笔下湘西的故事,读者可以透过图片感受到那深情而又婉约的情感;从书籍的整体设计来看,文字排列舒适且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节奏平静而富有韵律之感,读者可以透过书中的平静感受湘西的独特之美,如图2-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报纸版面设计之我见[J]. 岳青. 中国地市报人. 2015(11)
[2]版式设计中色彩的配置运用[J]. 张翠竹.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3]论书籍装帧中的视觉导向设计[J]. 马全福. 大众文艺. 2013(10)
[4]“白”:日本设计的美学观[J]. 邵阳,郁舒兰,孙琦. 大众文艺. 2012(12)
[5]感知生活,思考设计——浅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J]. 单联文. 青春岁月. 2011(24)
[6]论书籍装帧设计中负空间的表现[J]. 李宇辉. 中国出版. 2011(02)
[7]关于版式设计教学中平面构成的几点思考[J]. 董建义. 美与时代(上). 2010(11)
[8]空白艺术在书籍版面设计中的应用[J]. 刘燕.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9]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J]. 莫永华,吕永峰.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1)
[10]论现代书籍中的版式设计[J]. 张峻. 包装工程. 2008(07)
博士论文
[1]整合版面视觉语言研究[D]. 陈雪奇.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书籍版式设计中负空间的合理性运用研究[D]. 吴凡.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书籍装帧设计形态创新研究[D]. 何艳艳.齐鲁工业大学 2015
[3]虚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赵莹.河北科技大学 2012
[4]负空间雕塑语言探索[D]. 张建鹏.山西大学 2012
[5]道家元气生成思想探微[D]. 袁媛.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研究[D]. 高华.西北师范大学 2010
[7]多媒体互动杂志的视听设计研究[D]. 丁红.苏州大学 2008
[8]平面设计中负空间的艺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 陈彦卿.苏州大学 2007
[9]视觉创新与视觉思维[D]. 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3876
【文章来源】: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吴勇《中国古籍插图精鉴》(图片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1的过程中同样也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通过分割可以在版式中重新建立新的比例关系,秩序感与层次感会随之有所不同,所产生的节奏感也会进一步带动读者阅读。全球顶尖的以建筑设计和创新趋势为导向的双月期刊《MARK》,其版式设计多以图片为主,既有摄影采风图片又包含了诸多实验性的建筑设计和作品。该期刊基于LeCorbusier的模块系统进行了大胆创新,重新定义了版式设计的比例与分割的概念,将图片与版式编排作为统一整体的两个层面进行设计,如图2-2所示,呈现出一种灵活的视觉观感且具有动态效果的版式构图。图2-2埃德温·凡格尔德《MARK》杂志期刊(图片来源:《版式创意大爆炸》)(3)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处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状态,会给人产生不同的视觉直观感受。版式设计中的对比,是在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之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突出版式主体,从而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的视线。对比的表现方式有虚实对比、色彩对比、主次对比,空间对比、方向对比等。由于对比的方式存在多种,不同的对比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直观效果,因此要把握“度”与“量”之间的关系,即要基于上文中所提到的均衡,避免出现版面失衡与过度的状态。而调和是指在版式中各设计元素的协调性大于差异性,使设计元素之间具有共性,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主要通过颜色、形态、面积等表现方式来实现。相较于对比而言,调和所产生的版面效果能给读者带来和谐、安定的视觉直观感受。设计师赵清所设计《书·筑离合》为建筑类书籍,黑色代表的是该书中作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2者所描述的砖瓦建筑,白色则是代表的书本纸张,黑色的设计在该书中给人一种空间上的空灵、严谨之感,黑与白之间的强烈对比与该书的主旨内容相符,如图2-3所示。同时除黑色、白色之外,灰色与深灰色的加入使得书籍整体的色彩控制相对协调,版面空间设计独特,突破了以往建筑类图书千篇一律的设计。图2-3赵清《书·筑离合》(图片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节奏与韵律节奏原本指的是在音乐中的节拍变化,而在此变化中所呈现出的规律便可称之为韵律,若没有变化也就无所谓节奏。节奏是韵律的前提,节奏的变化构成了韵律。在版式设计中,设计元素连续重复而产生的运动节奏可以是由大到小之间的变换,可以是疏密之间的动感,亦可以是色彩明度之间的渐变。当节奏形成一定规律时,便产生了韵律。“韵”是变化,“律”是节律。韵律从另一角度可看做是较高的节奏形式,是由不断变化的节奏所组成的。版式设计中的节奏与韵律主要是由书籍中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之间的变化而形成的。当图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形成了自身的版式节奏时,将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读者深刻的视觉印象。书籍《沈从文和他的湘西》内文的版式设计是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呈现的,每一张镜头的图片仿佛都在诉说着沈从文笔下湘西的故事,读者可以透过图片感受到那深情而又婉约的情感;从书籍的整体设计来看,文字排列舒适且错落有致,给人一种节奏平静而富有韵律之感,读者可以透过书中的平静感受湘西的独特之美,如图2-4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报纸版面设计之我见[J]. 岳青. 中国地市报人. 2015(11)
[2]版式设计中色彩的配置运用[J]. 张翠竹.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3]论书籍装帧中的视觉导向设计[J]. 马全福. 大众文艺. 2013(10)
[4]“白”:日本设计的美学观[J]. 邵阳,郁舒兰,孙琦. 大众文艺. 2012(12)
[5]感知生活,思考设计——浅谈原研哉的设计理念[J]. 单联文. 青春岁月. 2011(24)
[6]论书籍装帧设计中负空间的表现[J]. 李宇辉. 中国出版. 2011(02)
[7]关于版式设计教学中平面构成的几点思考[J]. 董建义. 美与时代(上). 2010(11)
[8]空白艺术在书籍版面设计中的应用[J]. 刘燕.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6)
[9]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视觉理论的整合[J]. 莫永华,吕永峰. 现代教育技术. 2008(11)
[10]论现代书籍中的版式设计[J]. 张峻. 包装工程. 2008(07)
博士论文
[1]整合版面视觉语言研究[D]. 陈雪奇.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书籍版式设计中负空间的合理性运用研究[D]. 吴凡.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书籍装帧设计形态创新研究[D]. 何艳艳.齐鲁工业大学 2015
[3]虚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赵莹.河北科技大学 2012
[4]负空间雕塑语言探索[D]. 张建鹏.山西大学 2012
[5]道家元气生成思想探微[D]. 袁媛.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研究[D]. 高华.西北师范大学 2010
[7]多媒体互动杂志的视听设计研究[D]. 丁红.苏州大学 2008
[8]平面设计中负空间的艺术特征与应用研究[D]. 陈彦卿.苏州大学 2007
[9]视觉创新与视觉思维[D]. 李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3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2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