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意象美学建构:本体论误置与现象学重释

发布时间:2021-10-12 04:49
  当代美学家叶朗、朱志荣等注重从本体论角度建构中国的意象美学理论,提出"美在意象""美是意象"说,认为"意象"是美的"动态本体",其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这种嫁接中西方美学理论话语的尝试充满着难于调和的矛盾,"本体—现象"是西方哲学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二元对立关系,本体是绝对、静止和恒定的,现象则是动态、生成和过程化的。当借用本体论以界定"意象"时,就混淆了本体和现象的差异,就造成了本体论的误置。实际上,中国美学中的意象是反西方本体论的,是契合于西方现象学而又独具中国民族特征的化感通变思维,其在庄禅美学中体现为以物观物的天人合一的意象创造,在儒家美学统绪中却体现为以我观物的天人关系渐趋裂变中的意象创造。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J]. 郑开.  哲学研究. 2018(01)
[2]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发生学进路及其现象学诠释[J]. 何光顺.  南京社会科学. 2016(10)
[3]再论审美意象的创构——答韩伟先生[J]. 朱志荣.  学术月刊. 2015(06)
[4]文学形象论——兼论文学的隐秀、性命与物化[J]. 何光顺.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5]“美在创造中”与“美在意象”——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体”的两个重要命题[J]. 毛宣国,李广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6]论审美意象的创构[J]. 朱志荣.  学术月刊. 2014(05)
[7]老庄的“庸道”——兼及西方思想与老庄思想的互训[J]. 何光顺.  哲学研究. 2014(04)
[8]老庄的“损”道[J]. 何光顺.  中国文化研究. 2012(04)



本文编号:3431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31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