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重释“心理距离”

发布时间:2021-10-24 05:37
  英国心理学家布洛在隐喻的意义上使用"距离"一词,指我与事物固有的实用性之间的距离,是"嵌入"我身体里的意识对象,并非真实空间内的物理间距。布洛用空间经验"距离"来界定和阐明不涉利害的审美态度这一"非身体经验",是"心理距离"隐喻建立的学理依据。从"距离太近"和"距离太远"是艺术通病可知,具有实用性质的对象才能激活接受者的审美态度,而接受者要主动"屏蔽"实用态度才是艺术欣赏的正道。美感经验中的实用和审美两要素呈现出"二律背反"的关系。空间距离是"心理距离"产生的主要前提条件,因此美感和视觉有关,自然美和绘画艺术美是美的两大类型。在其他四种感觉行为中,由于主客体不存在空间距离,可以明确触觉、味觉、嗅觉和美感无关,而听觉与美感的关系尚无法得到阐明。"心理距离"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美学命题,可以有效解释美学史上诸多基本问题。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18,(01)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距离”的隐喻性质
二、“距离”的二律背反
三、“距离”的美学地位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如画[J]. 格拉汉,诸葛勤.  新美术. 1990(03)



本文编号:345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5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