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以秦淮灯彩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9 09: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流失。文化创意产品的出现良好对接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达到了文化与商业的同步发展与良性循环。非遗元素与文创、设计之间的有机融合是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有效方式,从而激发传统非遗元素新的生命力。论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非遗元素和文创设计的概念,分析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为设计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挖掘非遗元素与现代文创产业的联合在提升文化内涵与树立品牌方面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两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再次,联系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性需求与非遗元素本身的特性,探究非遗元素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创新形式。最后,以南京具有代表性的非遗元素——秦淮灯彩为例,将理论分析运用于设计实践,从灯彩的审美、民俗、文化哲学三方面入手,将其符号体系进行归纳并转化。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文创品牌的设计理念与风格定位,形成品牌的文化IP,选择恰当的民俗文化主题并运用系列化的表现手法,将灯彩元素与文创设计融合呈现。论文希望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设计,归纳出非遗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手段和相关设计策略。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推动相关文创产品的...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二十四节气”主题#识及文创产品/北京国际设计周??(图片来源:http://www.zqb.cyol.com/html/2017-10/10/nw.D110000zgqnb.htm)??
制??机器,借助机器让生活更美好的见证。??“一个人只要有了闲暇时间,就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给他的产品@文化产??品的发展延续看这样的轨迹,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被制造出来,文化产品变得风格化,??不同产品之间的文化特征、设计风格愈发模糊,差异性的文化特征被统一的产品形式所??同化。文化产品受到同一性生产逻辑主导,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充斥着同质化的产品,文??创产品中的“创意”二字,疋是对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有力回应,而如何让产品具有??“创意性”,成为目前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图2-3山岩材料文创产品/麦培珊??(图片来源:http://www.livingafa.com)??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设计方法的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出发的设计,非遗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日益形成的、基于生活需求或习惯的文??化活动,两者保持一致。利用当地材料与制作技术而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图2-3),将??S地山岩画使用的特殊泥土,结合现代的电窑高温锻烧后形成的天然图案,直接作为文??创产品展现出来,既保留了非遗元素的原始特征,也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S人触摸到这个产品时,能够体会山岩画的肌理给人的独特触感,这种基于非遗元素的??文创设计方法,让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完成非物质性的情感交流。这种基于原始材料的??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能够让“非遗”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将设计的创意性还原??到t个原始的场景中进行还原和解决,是非遗元素应用到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方??式。??“非遗元素”可以为文创产M注入新的生命活力a首先,每一项非遗都是各个地区、??各个族群长久生活智慧的凝聚,相比于一般的文化
东南太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对游戏的理解集中在“玩”字上,在古代汉语中,有“玩弄”、“玩忽、“玩忽职??守”、“玩物丧志”等贬义词,也有“玩乐”、“玩耍”、“玩赏”等表达“玩”趣味性的词??语,说明我国自古就对“玩”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受道德的约束,害怕迷恋“玩??物”,缺乏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受“想玩”的本能驱使。李立新教授认为:“人类的‘玩’??能超越生物学,上升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图3-2《冰嬉图》书签/故官文创、清《冰嬉图》??(图片来源:littps://detail.tmall.com.)??(图3-2)故倉文创产品冰嬉图书签,设计来源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冰嬉图》??卷,画中描绘的是古代转龙射球项目。这些冰上运动运动过程激烈,充满着欢声笑语,??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冰嬉的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毐庆之??氛围该文创采用《冰嬉图》中人物的射箭、双人花样滑冰等动态形象为元素进行图形??创作,色彩i鲜明亮丽,人物动作飒爽有力,让人能感受到古代人们冰嬉时的妙趣景象。??不管是“游戏说”还是“玩物说”,都是对人追求快乐天彳生的解读,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是人自我情感的表达途径》它不是预先设定的,与实际需要没有关系,艺??术的形式是超越逻辑理性之外的,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探寻未知的领域。传统的游戏??形式在?I下的文明中已有缺失,“玩”属性中的竞技竞争性愈发明显,人们在“玩”中也??要一比高低,例如象棋.、围棋、纸牌这类桌上游戏、赛车、赛船这类体育运动,“玩”的??成分在逐渐减弱,它们变得专业而严肃,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也是如此,商业竞争加速??了“差东西”的淘汰,剩下的“好产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淮非遗文创品牌设计思考[J]. 伏婧. 新美术. 2018(12)
[2]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非遗荷花灯再设计研究[J]. 陈嘉嘉. 艺术百家. 2018(03)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运用[J]. 周剑峰,黄丽帆. 美术观察. 2018(01)
[4]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乔京禄,彭晓燕. 染整技术. 2017(07)
[5]PACC:非遗走出大山,走进当代生活——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博士[J]. 李少纯. 中国广告. 2017(04)
[6]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 滕书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以海峡两岸设计工作营教学为例[J]. 张旭,钟蕾. 艺术设计研究. 2016(04)
[8]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4)
[9]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支持体系[J].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4)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典型对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J]. 王亚娟. 理论与改革. 2013(05)
博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 杨慧子.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作为文化资本的艺术创意研究[D]. 孔辉湘.东南大学 2017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望.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96616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二十四节气”主题#识及文创产品/北京国际设计周??(图片来源:http://www.zqb.cyol.com/html/2017-10/10/nw.D110000zgqnb.htm)??
制??机器,借助机器让生活更美好的见证。??“一个人只要有了闲暇时间,就不得不接受文化制造商提供给他的产品@文化产??品的发展延续看这样的轨迹,越来越多的文化产品被制造出来,文化产品变得风格化,??不同产品之间的文化特征、设计风格愈发模糊,差异性的文化特征被统一的产品形式所??同化。文化产品受到同一性生产逻辑主导,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充斥着同质化的产品,文??创产品中的“创意”二字,疋是对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的有力回应,而如何让产品具有??“创意性”,成为目前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图2-3山岩材料文创产品/麦培珊??(图片来源:http://www.livingafa.com)??文创产品设计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是设计方法的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从人的??最基本需求出发的设计,非遗正是人们在生活中日益形成的、基于生活需求或习惯的文??化活动,两者保持一致。利用当地材料与制作技术而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图2-3),将??S地山岩画使用的特殊泥土,结合现代的电窑高温锻烧后形成的天然图案,直接作为文??创产品展现出来,既保留了非遗元素的原始特征,也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S人触摸到这个产品时,能够体会山岩画的肌理给人的独特触感,这种基于非遗元素的??文创设计方法,让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完成非物质性的情感交流。这种基于原始材料的??非遗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能够让“非遗”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将设计的创意性还原??到t个原始的场景中进行还原和解决,是非遗元素应用到当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有效方??式。??“非遗元素”可以为文创产M注入新的生命活力a首先,每一项非遗都是各个地区、??各个族群长久生活智慧的凝聚,相比于一般的文化
东南太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对游戏的理解集中在“玩”字上,在古代汉语中,有“玩弄”、“玩忽、“玩忽职??守”、“玩物丧志”等贬义词,也有“玩乐”、“玩耍”、“玩赏”等表达“玩”趣味性的词??语,说明我国自古就对“玩”保持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受道德的约束,害怕迷恋“玩??物”,缺乏进取心,另一方面又受“想玩”的本能驱使。李立新教授认为:“人类的‘玩’??能超越生物学,上升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图3-2《冰嬉图》书签/故官文创、清《冰嬉图》??(图片来源:littps://detail.tmall.com.)??(图3-2)故倉文创产品冰嬉图书签,设计来源于故宫博物院馆藏清代《冰嬉图》??卷,画中描绘的是古代转龙射球项目。这些冰上运动运动过程激烈,充满着欢声笑语,??表演者的各种姿态让凛冽的寒冬充满生机,冰嬉的目的是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增添毐庆之??氛围该文创采用《冰嬉图》中人物的射箭、双人花样滑冰等动态形象为元素进行图形??创作,色彩i鲜明亮丽,人物动作飒爽有力,让人能感受到古代人们冰嬉时的妙趣景象。??不管是“游戏说”还是“玩物说”,都是对人追求快乐天彳生的解读,与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是人自我情感的表达途径》它不是预先设定的,与实际需要没有关系,艺??术的形式是超越逻辑理性之外的,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去探寻未知的领域。传统的游戏??形式在?I下的文明中已有缺失,“玩”属性中的竞技竞争性愈发明显,人们在“玩”中也??要一比高低,例如象棋.、围棋、纸牌这类桌上游戏、赛车、赛船这类体育运动,“玩”的??成分在逐渐减弱,它们变得专业而严肃,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也是如此,商业竞争加速??了“差东西”的淘汰,剩下的“好产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淮非遗文创品牌设计思考[J]. 伏婧. 新美术. 2018(12)
[2]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非遗荷花灯再设计研究[J]. 陈嘉嘉. 艺术百家. 2018(03)
[3]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运用[J]. 周剑峰,黄丽帆. 美术观察. 2018(01)
[4]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 乔京禄,彭晓燕. 染整技术. 2017(07)
[5]PACC:非遗走出大山,走进当代生活——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博士[J]. 李少纯. 中国广告. 2017(04)
[6]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发展现状及路径研究[J]. 滕书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以海峡两岸设计工作营教学为例[J]. 张旭,钟蕾. 艺术设计研究. 2016(04)
[8]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4)
[9]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其支持体系[J].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04)
[10]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典型对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J]. 王亚娟. 理论与改革. 2013(05)
博士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D]. 杨慧子.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2]作为文化资本的艺术创意研究[D]. 孔辉湘.东南大学 2017
[3]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望.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96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59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