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验感性论到审美判断力
发布时间:2017-05-15 20:21
本文关键词:从先验感性论到审美判断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美学越来越被当做是一门研究美、研究艺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问时,已经越来越偏离了它在诞生之初的“感性之维”(这里的感性是指作为人的先天能力的感性能力,而非后世所说作为美的对象的感性特质)。当然,这也可看作是历史发展或者说美学理论发展的一种看似必然的结果。不过,不管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美学总是与“感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是因为Aesthetic(美学的英文)本身就有感觉、感性的意思,而且美学所研究的美的对象、艺术、审美活动等,往往都具有鲜明的主观的、感性的色彩。因此,“感性”问题一直都美学领域讨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而要想探讨美学的“感性之谜”,我们就有必要从它正式诞生之初的旨归入手。尽管美学(Aesthetic)是由鲍姆嘉登首次正式提出的,但是,真正赋予美学以独立的研究领域,使之取得与逻辑学、伦理学等平等的学术地位,是开始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因此,要想解开美学的“感性之谜”则必须从理解康德的美学旨归开始。 由于Aesthetic一词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与层次性,这便成了理解康德美学旨归的一把关键钥匙。本文将就先验感性论和审美判断力两部份分别展开作详细的阐述,并通过Aesthetic在这两者中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来尝试阐释康德美学的旨归,并就Aesthetic这一学科在独立之初的研究对象做初步的说明。
【关键词】:感性 知性 直观 审美 判断力 形式 合目的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导论7-10
- (一) 本文研究缘由及研究意义7-8
- (二) 康德美学的研究现状8-10
- 二、先验感性论10-19
- (一) 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10-12
- 1、理性派的独断论10
- 2、经验派的怀疑论10-11
- 3、从认识对象到认识主体的转向11-12
- (二) 从感性中寻找普遍必然性12-19
- 1、感性:表象的能力13-14
- 2、空间和时间14-16
- 3、物自体不可知16-19
- 三、审美判断力19-49
- (一) 自然概念领地与自由概念领地的鸿沟19-22
- 1、自然概念的领地19
- 2、自由概念的领地19-20
- 3、两大领地的鸿沟20-22
- (二) 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22-24
- 1、情感与知性认识23
- 2、情感与理性实践23-24
- (三) 反思判断力:将合目的性赋予自然24-28
- 1、规定的判断力24-25
- 2、反思的判断力25-26
- 3、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反思判断力的原则26-28
- (四) 审美判断力——将道德目的赋予自然28-49
- 1、主观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8-30
- 2、美——审美判断力的对象30-38
- (1)、美的分析30-36
- ①、美的质的契机——无利害的自由性31-32
- ②、量的契机——主观的普遍性32-33
- ③、关系的契机——形式的合目的性33-35
- ④、模态的契机——基于共通感的必然性35-36
- (2)、崇高的分析36-38
- 3、从美到崇高的过渡38-40
- 4、美是德性的象征40-46
- (1) 道德的人是世界的终极目的40-42
- (2) 美是道德的象征42-46
- 5、小结:试论康德美学的旨归46-49
- 四、Aesthetic之辨49-58
- (一) Aesthetic之同49-54
- 1、直观的实在性49-52
- 2、无概念的主观性52-54
- (二) Aesthetic之异54-58
- 1、认识论背景下的先验感性论54-55
- 2、情感能力视野中的审美判断力55-58
- 结语58-61
- 参考文献61-65
- 后记65-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文明;感觉与实存——康德“感性论”评议[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从先验感性论到审美判断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6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