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美学》50年来的中国历程
发布时间:2017-05-16 21:10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美学》50年来的中国历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被誉为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其美学体系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完备的,他在分析美学时所采用的辩证法和历史主义,对整个美学学科的方法论体系影响甚大,德国古典美学到此也达到了最高峰。黑格尔美学作为对中国现代美学影响最深远的美学体系之一,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历程与中国当代的政治文化语境变迁紧密相关,也是中国学界“西学东渐”过程的缩影。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历严厉政治意识形态的批判时期,黑格尔被作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遭遇了大规模的批判;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学界对于黑格尔的批判态度也有所缓和,,某些方面开始被逐渐肯定;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美学思想经历着现代转向的重要时刻,它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今天的黑格尔不仅没有过时,更以其宏大而全面的理论大厦为现代学界展示出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意义,也极大推动了中西方美学的交流与互动。本文梳理了黑格尔美学在中国约50年间的接受历程,是为了清晰地看到西方美学东渐的历史过程,看西方美学和文论参与中国美学建设的历程,清理这个历程中的曲折,探寻其规律,为西方美学中国化,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建设提出思想参照。
【关键词】:黑格尔 美学 接受史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B516.3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致谢6-7
- 目录7-9
- 绪论9-12
- 一、 本文的研究意义9-10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10-12
- 第一章 :1959——1966 批判发展期12-22
- 一、 发展原因12-14
- 1、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12-13
- 2、 “百花齐放”的短暂自由13-14
- 3、 马克思、俄国现实主义与黑格尔的师承关系14
- 二、 研究概况14-17
- 三、 主要代表人物和论点17-21
- 1、 朱光潜与《西方美学史》17-20
- 2、 胡风的文学理论20-21
- 五、 小结21-22
- 第二章 :1978——1989 美学的反思过渡期22-33
- 一、 研究背景22-23
- 1、 政治环境的变化22
- 2、 80 年代的美学反思与繁荣22
- 3、 主要研究群体的反思22-23
- 二、 研究概况23-29
- 1、 基本评判标准和问题域的延续24-26
- 2、 对“美”的认识的转化26-27
- 3、 美学对象的研究有了深化27-28
- 4、 黑格尔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比较28-29
- 三、 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论点的反思29-33
- 1、 黑格尔美学对 80 年代美学教材的影响29-31
- 2、 对“典型论”的反思31-33
- 四、 小结33
- 第三章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转型发展期33-43
- 一、 历史背景与原因33-34
- 1、 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转向33-34
- 2、 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目的转向34
- 3、 新生学术力量的发展34
- 二、 研究概况34-40
- 1、 原有基础上的概括总结研究37-38
- 2、 美学与艺术理论的结合研究38-40
- 三 主要观点和主要研究者的成就40-43
- 1、 艺术终结观的比较发展40-42
- 2、 童庆炳及其文学理论与黑格尔的联系42-43
- 四、 小结43
- 第四章 :黑格尔在我国的研究状况的问题反思43-45
- 一、 避免学习的盲目性43-45
- 二、 对“人”的认识45
- 结论45-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文编号:371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7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