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现代”何去何从——王建疆“别现代”理论初探
发布时间:2023-08-18 20:51
王建疆提出的"别时代",不只希求一种话语创新,而是寄托了构建中国特色美学话语的期盼。故此,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有别于现代;二是有别于西方,三是有别于前理论。其有助于学术界改变思维定势,尤其对美学与艺术的方法、理论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别现代"主义过于局限在主观的范畴之内,则有可能出现无法解决不断衍生的实际问题,并进而遮蔽本身的创新性上的风险。故此,要更为客观地了解、评价"别现代"理论,既需要学界能够尽早形成对"别现代"的共识,亦需要不断加以更新和完善,让中国学者原创的学术主义理论真正造福于全人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别现代”的概念涵义
二、“别现代”的学术理路
三、“别现代”的美学意义
1. 就话语创新观而言, 别现代美学本身就是
2. 就主义建构观而言…
3. 就时间空间化哲学而言…
4. 就发展四阶段理论而言…
5. 就跨越式停顿理论而言…
6. 就后现代之后的集成创新观而言…
7. 就主义的问题与问题的主义观而言…
8. 就中西马我思想资源观而言…
本文编号:384292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别现代”的概念涵义
二、“别现代”的学术理路
三、“别现代”的美学意义
1. 就话语创新观而言, 别现代美学本身就是
2. 就主义建构观而言…
3. 就时间空间化哲学而言…
4. 就发展四阶段理论而言…
5. 就跨越式停顿理论而言…
6. 就后现代之后的集成创新观而言…
7. 就主义的问题与问题的主义观而言…
8. 就中西马我思想资源观而言…
本文编号:3842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842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