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
本文关键词: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身体转向在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下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自觉,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又使得身体文化的境遇遭遇尴尬。对身体物质性的重新解读和身心二元论的反思,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丰富的身体话语的挖掘,有助于身体回归自身,走出文化困境,实现其多元存在的多重可能性。作为诊断当代社会病症的一个关键词,"身体"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将重新获得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成为一种生产性话语。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审美文化 身体转向 二重性 物质性 生产话语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YLX_1324)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年项目(Q201217)
【分类号】:B834.3
【正文快照】: 身体转向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和文化现象,是全球现代性反思文化语境的催生,也是身体文化的理论自觉。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身体是复杂的,其自身所具有的二重性使身体和社会语境之间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特别是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日,身体成为当代消费和娱乐文化的主要旋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柯倩婷;;身体与性别研究:从波伏娃与巴特勒对身体的论述谈起[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2 陈晓曦;;传统儒学中“仁”的身体性阐释[J];武陵学刊;2014年02期
3 赵淳;;文化研究中身体话语的背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2期
4 陶东风;身体意象与文化规训[J];文艺研究;2003年05期
5 李蓉;;现当代文学“身体”研究的问题及其反思[J];文艺争鸣;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吴玉红;;清秀神俊 韵逸洒脱——玄学对魏晋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厚刚;文学身体的移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纪佳音;当代变形小说与美学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涛;红色经典小说中的身体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石光;中国当代小说的身体修辞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利娥;审美时尚中的反美育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曹玛丽;现代广告中的性别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鑫;倾听身体的声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李华林;性别中庸:当代中国身体审美活动的病理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晓屏;论《聊斋志异》书斋空间中权力叙事对身体叙事的收编[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耿宁;倪梁康;;现象学视域中的阳明心学研究——《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引言[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吴学国;;关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性[J];哲学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兆霞,曲红军,任杰;从运动形式看中西身体文化的差异[J];山东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2 金丹元;电视审美与身体文化[J];电影艺术;2005年01期
3 金丹元;王莹莹;;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当代身体文化的审美观照与理性超越[J];中州学刊;2006年05期
4 肖朗;;消费时代的身体文化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6期
5 何毕铭;;肌肉崇拜症下的身体文化[J];书城;1998年07期
6 杜红燕;试论体育与舞蹈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王敬浩;虞定海;;中西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王锦;张文俊;;从减肥药广告透视身体文化的审美消费[J];消费导刊;2008年23期
9 ;坚硬时代,柔软身体[J];文化月刊(下旬刊);2013年08期
10 谢珂;;消费社会的身体文化[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先进;当代西方身体文化理论简述[D];新疆大学;2008年
2 谢珂;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女性身体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春磊;体育课程与身体文化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审美文化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转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3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