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开始救赎之前——对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关于本雅明研究的一些质疑
本文关键词:在美学开始救赎之前——对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关于本雅明研究的一些质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无论是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或者哲学等等角度来看,提出"现代性"并对其进行种种讨论、批判,是现当代学术界一个重要的议题。德国学者本雅明是相当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西方学术界对他有着各式各样的解读,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在其代表作《美学救赎》中进行的论述,是时至今日较为主流的一种看法。文章在认同其绝大部分论证的前提下,对理查德沃林的结论中的部分内容提出一些质疑,通过逐步梳理的方式,进一步对"现代性"进行再一次的勾勒。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学学院;
【关键词】: 本雅明 现代性 文艺理论 哲学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德国犹太文学理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是一个非常令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人着迷的学者。奥地利学者弗里德里希在其著名的《欧洲思想史》里,对“19世纪”有个并不是公元纪元之意义上的划分,主要考虑二战的因素,认为其终结于1945年。而本雅明的生卒年代,正好在他描述的这个“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华;;别一种理论旅行的故事——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中国再生产[J];文艺研究;2010年11期
2 马国明;;本雅明的《商场研究计划》[J];书城;2000年09期
3 刘泽江;从“寓言”观看本雅明的“救赎”意识[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刘志;死海里的生命旋涡——论本雅明思想的精神意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上官燕;;本雅明:格格不入的灵魂漫游者[J];世界文化;2007年05期
6 ;书与人[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02期
7 蔡熙;;城市与光韵:本雅明的审美之维[J];理论与创作;2011年02期
8 亚历山大·格雷;李晓;;滑动的商品:商品拜物教与瓦尔特·本雅明的物质文化异化[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1年00期
9 邢崇;;艺术神话的破灭——本雅明艺术技术革命论的建构[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4期
10 邢崇;;一场寻求精神救赎的文化之旅——评瓦尔特·本雅明的《莫斯科日记》[J];西伯利亚研究;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吴慧坚;;文学翻译的价值:以“诗意”开启原作的新旅程——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继华;;审美经验的重构如何可能——论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下影响[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汪行福;;进步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与超越[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9 村山吉广;江口尚纯;顾晓雪;李杨;杨帆;;《诗经》研究文献目录(日文篇)——明治元年~平成二年(1868~1990)[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10 杨四平;;梁小斌:诗意的思考——解读《独自成俑》和《地主研究》[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2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3 杨照;重拾对于故事的好奇心[N];文学报;2009年
4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5 吴拓邦;与巴特、桑塔格、本雅明聊摄影[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魏家川 博士;这一切来得太快[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马夫;与大师为邻[N];中国摄影报;2005年
8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陈永国;寓言:本雅明的废墟哲学和破坏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佳怡;本雅明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2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5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6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7 叶剑青;“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陈蓓洁;艺术·真理·现代性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9 赵千帆;从哲学到美学:阿多诺摹拟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朱湘军;从客体到主体[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奕;本雅明“拱廊街计划”批评方法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杨贤政;本雅明“灵韵”思想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方尚芩;经验的密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赵长亮;从传记经验看本雅明的波德莱尔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庄伟伟;论本雅明的文学实践观[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7 徐祥境;本雅明“技术复制论”中的矛盾心态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8 张宁;预言或者寓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邓露;本雅明救赎观解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孔新凤;回归式拯救—本雅明艺术救赎论[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在美学开始救赎之前——对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关于本雅明研究的一些质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43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