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诗境的美学——庄子审美人生境界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8 20:08
本文关键词:生命诗境的美学——庄子审美人生境界思想研究
【摘要】: 本文认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在于追寻一种美的生存境界,其充分体现了对人类的悲悯情怀。“道”的特性使得其和生命、心灵相融,故对道的追求与体悟最终所达到的道我合一、逍遥适意的人生理想境界,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实现了生命的不断提升与超越,成就了审美的人生境界。庄子关注自由的个体人,揭示了现实中人的异化。审美人生境界同时也实现了人的自由本质,体现了一种人性关怀。最后,本文探讨其诗意人生境界的实现和现实意义。庄子提出了坐忘、心斋和虚静的实现途径。他指引当代人注重生命感受与人格理想的建构,使其成为全面大写的人。其思想对工业文明现状下生存的人给予精神关怀,指引理想生存范式的建构,具有世界性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道 批判与超越 审美生存境界 诗意栖居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3.5;B8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庄子生命诗境美学的学理基点12-18
- 第一节 道的美学意义和生命一体论12-15
- 一、道的设定12-14
- 二、宇宙一体论14-15
- 第二节 道思的魅力15-17
-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庄子诗意的人生境界18-34
- 第一节 审美人生境界的现实源点——生存困境18-22
- 一、生命的无奈:生死情结之缠绕19-20
- 二、物役的人生:是非与智巧名利之困20-22
- 第二节 审美化的生存22-32
- 一、生命诗境的基础为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返归“至德之世”23-25
- 二、生命诗境的超越与旨归:逍遥游25-32
- 本章小节32-34
- 第三章 生命诗境的实现及现实意义34-45
- 第一节 实现途径34-39
- 一、“坐忘”不滞于物34-36
- 二、心斋、虚静36-39
- 第二节 审美人生境界思想的现实意义39-43
- 一、当代审美教育意义40-42
- 二、诗意栖居42-43
- 本章小节43-45
- 结论45-47
- 注释47-50
- 参考文献50-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斐;庄子哲学思想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6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3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