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
发布时间:2017-07-15 11:24
本文关键词:宗白华中西比较中的“世界美学”视野
【摘要】: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的美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卓越的美学家、思想家。而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更是融合中西美学的典范,他学贯中西,融通古今,,不偏不倚地进行中西美学比较,却达到了对中国艺术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艺术精神的深度发掘,进而向世界展示东方艺术不可取代的价值与地位。宗白华的美学成果应归根于在“世界美学”的视野下研究中国美学的独特思路与方法。这种美学研究的世界性眼光和独特的治学方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体现了一种大家风范和学术修养。 本文试图把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放在中西美学交流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其“世界美学”研究视野的形成、特征及其意义。宗白华一生都在自觉地运用中西比较的方法研究美学,其“世界美学”的视野是多次思想转折后自觉的文化选择。论文以宗白华对罗丹的“动”与“气韵生动”、中西时空观和中西艺术形式的比较为个案,分别对宗白华在中西美学思想和中西各艺术形式的比较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中西比较旨在激活和发现中国美学思想和艺术形式的独有之处,使之以其无法取代的独特性,成为世界美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西学的现成结论拿来,诠释中国美学,以西学格式化中学,使之成为西学的注解。
【关键词】:世界美学 美学思想 艺术形式 中西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9
- 第一章 文化选择与世界美学视角的形成9-19
- 一、传统心曲9-11
- 二、西方印记11-14
- 三、东西对流14-19
- 第二章 在中西比较中凸显中国美学思想的民族根性19-33
- 一、罗丹的“动”与中国的“气韵生动”19-27
- 二、对中西时空观的对比与创见27-33
- 第三章 在中西比较中挖掘中国艺术形式的民族根性33-39
- 一、从具体材料出发33-35
- 二、各种艺术形式精神之贯通35-39
- 结语39-42
- 参考文献42-44
- 后记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叶朗;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读宗白华先生八十年前的一封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叶朗;从朱光潜“接着讲”——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肖鹰;宗白华的美学精神[J];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4 章启群;重估宗白华——建构现代中国美学体系的一个范式[J];文学评论;2002年04期
5 李菲;跨学科整合研究之垦拓──宗白华与中国早期比较文学刍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徐放鸣;文化遇合与文化选择──论宗白华与中外文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孙老虎;转型时代的宗白华——宗白华美学思想及方法论研究[J];阴山学刊;2004年03期
8 李丽;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中美学研究的经典范例——宗白华美学研究的目的及方法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543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4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