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美学对美学研究的启发
本文关键词:论生态美学对美学研究的启发
【摘要】:生态美学在中国的迅速兴起,不仅是应对中国现实生态环境恶化的需要,更是反思中国美学研究的需要。生态美学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有:中国传统美学生态智慧的再发现、美学理论的生活化以及对自然美研究的重新反思。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自然美 实践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时至今日,生态美学可以说已经是中国美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了。山东大学曾繁仁先生在2003年出版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一书中不无自豪地指出:从我们目前所能掌握到的材料来看,迄今为止未见有国外的学者论述生态美学的专著与专文。生态美学这一理论问题是我国学者从20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来祥;国际美学研究的新趋向──第十三届国际美学大会观感[J];人文杂志;1996年02期
2 李清良;如何返回自己的话语家园[J];文艺争鸣;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燕;;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月亮意象[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金雅;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莫先武;;也谈朱光潜的“人生美学”——兼评《人生美学的创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2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3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峰;数字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丽雯;说海透珠——论吴兴华的作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柏春;试析后现代艺术与文化底蕴的分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承笃;路琳;;实践美学视域下的自然美问题反思[J];天府新论;2006年02期
2 李庆本;;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3 韩德信;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成纪;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章海荣;简析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对实践美学的一种质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章海荣;;主体间性:生态美学哲学基础简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刘华军;庄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兰州学刊;2005年05期
8 岳友熙;生态美学与实践美学同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乔燕冰;;回归中的背离——对中国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终极关怀与方法的省思[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生态美学[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2 丁来先;什么是自然美的深层基础[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潘杰;以水为美——人类独有的审美情怀[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春华;董仲舒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8年
2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3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4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9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2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8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8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58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