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禅宗诗到“残缺苹果”的视觉符号——美国新文化潮流中的禅宗美学
本文关键词:从美国禅宗诗到“残缺苹果”的视觉符号——美国新文化潮流中的禅宗美学
【摘要】:通过史蒂夫·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残缺苹果"的图像符号与禅宗美学因素的关联,溯源到"垮掉派"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思想接受、对寒山诗的阐释以及再创作,反思中国禅宗美学对美国"新文化"的艺术审美和科技美学创意的历史作用,阐明了禅宗美学中"残缺"的审美观念对美国诗歌与科技文明审美理念的潜在塑形与视觉冲击功能。重在申明东西方文明历史交流与融合是推动艺术与科技美学观念创新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关键词】: 残缺的苹果 禅宗美学 美国“新文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12AZD090)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斯奈德:禅宗诗学的跨文化阐释”(项目号CXZZ13_0786) 苏州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题”项目(项目号233201513)
【分类号】:B83-091
【正文快照】: 一、“残缺苹果”图象与禅宗美学在当代科技美学与视觉图像艺术所构成的历史转型中,美国科技巨星、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遽然离世所造成的冲击异常剧烈,除去对这位杰出科技人才损失的痛悼之外,乔布斯所设计的苹果公司符号,一颗形状不无怪异之处的──残缺的苹果──作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丹;《三国演义》的孤独者形象及其审美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顾亚平;;我的纪录历程:心灵深处的探险令创作者豁然开朗 纪录片《亲爱的》导演创作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龙先东;宗杲看话禅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季乃礼;弗洛姆的社会性格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肖玉兰;;浅议心理咨询师的成长[J];才智;2011年33期
6 蒋均涛;神韵说“妙悟”发微[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刘胜江;哲学引导: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治疗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蓉;论中西思维差异对大学英语写作句法结构的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许颖;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论王维的禅风禅骨[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马奔腾;;禅美学研究的文化价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李兆健;;慧然独悟 昭然共明——禅学与中医心理治疗浅谈[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3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4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7 高飞;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郝文杰;石涛画学与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9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10 赵晓峰;禅与清代皇家园林——兼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禅学渊涵[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奇刚;论养心为养生之本[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刘传奇;弗洛姆人学思想探本[D];河南大学;2011年
4 牛文绩;禅宗语境中的海德格尔思想[D];兰州大学;2011年
5 陈毅清;宗教视域中的审美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利利;绘画中的“陶渊明意象”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7 曹诗忠;论凯鲁亚克和后现代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傅小英;弗洛姆“爱”的思想探析[D];郑州大学;2011年
9 王燕;博物馆解说文本英译研究:功能翻译理论视角[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冯天春;禅宗生命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福平;悟:禅宗美学的拱心石[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刘方;;评《静默的美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3 邓绍秋;后结构主义与禅宗美学的比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皮朝纲;禅宗美学的独特性质、人生意蕴及其当代启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邓绍秋;后结构主义与禅宗美学的相似点[J];云梦学刊;1999年02期
6 邓绍秋;本心之悟与存在之思——禅宗与海德格尔美学[J];学术交流;2003年07期
7 邓绍秋;;禅宗生态美学的崛起——禅宗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融合[J];创作评谭;2005年04期
8 舒文;《禅宗美学》介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郭昭第;禅宗美学与研究性学习[J];美与时代;2003年04期
10 李天道;;现象学美学构成识度下的“禅”[J];天府新论;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郎冰;试论禅宗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吕少萱;禅宗的智慧及其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尚林;禅宗与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4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64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