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学的诠释学解读: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渊源新论
本文关键词:康德美学的诠释学解读: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渊源新论
更多相关文章: 伽达默尔 诠释学 康德 美的理想 审美无区分
【摘要】:表面看来批判并反思康德美学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学主体化进程构成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但是通过深入地追溯考辨不难发现恰恰是通过对康德美学所做的诠释学式解读,伽达默尔得以发展出一种诠释学的真理观,从而为诠释学美学乃至哲学诠释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在对康德做反思性阐释的过程中伽达默尔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美学命题,这就是"审美无区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诠释学 康德 美的理想 审美无区分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引言伽达默尔对康德的纯粹审美情感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主体性美学观念持批判的态度,这一点构成了他《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的主要内容。但是,倘若我们细察伽达默尔对康德美学所作的解读,就会发现他的论旨并不仅仅是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因为这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习根;试论伽达默尔的理解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S1期
2 何天云;论伽达默尔"前理解"视域中的新理性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陈本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4 陈敏;游戏与艺术——论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J];美术观察;2004年11期
5 伍凌;思考与启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与翻译研究[J];外语学刊;2005年01期
6 管宁;;论伽达默尔对“游戏”概念的重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赵涛;;语言的存在与理解——伽达默尔的语言观及其现代意义[J];学习月刊;2007年02期
8 白雪;;艺术·真理·存在——伽达默尔的艺术真理及人类学意义探究[J];理论月刊;2007年09期
9 白雪;;伽达默尔艺术真理的“理解”问题[J];中州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郑ng;;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基本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杨燕;;伽达默尔“游戏说”的人文价值[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叶远厚;;电影的仪式价值与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匡复;听伽达默尔演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李勃;为这位高个子老人鼓掌[N];学习时报;2002年
3 洪汉鼎;百岁西哲寄望东方[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本版编辑 美国Richard E.Palmer 周兮吟 译 台湾玄奘大学中文系教授、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林安梧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郁振华;伽达默尔:跨文化理解和对话是至关重要的[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王岳川;思想家的前沿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严平;交谈无能[N];光明日报;2002年
7 胡传顺 吴仁平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伽达默尔重塑形而上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汤一介;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多是洋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哲学家 汤一介;中国文化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资源[N];文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阳;伽达默尔诗思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杨琦;论伽达默尔对人性问题的关怀与深入拓展[D];吉林大学;2014年
4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彦超;伽达默尔解释学解释有效性批判[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凤民;由主体到本体——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力;美学中的伽达默尔对话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志刚;伽达默尔真理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5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6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丽萍;伽达默尔语言观的多维度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李成龙;伽达默尔解释学中教化思想与理解理论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9 韩翔宇;论伽达默尔理解观的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现沈;论伽达默尔美学对古希腊美学的阐释与创造[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03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03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