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的学理依据、理论内涵和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09-08 01:09

  本文关键词:生态美的学理依据、理论内涵和美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 生态真 生态善 生态审美


【摘要】:"生态美"是以生态系统中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和支持为前提的生命协同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宇宙大化之美。它以道家美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为学理支撑,以顺应生态规律、合乎生态秩序的"生态真"为基础,以构建合理生态伦理的"生态善"为目的。与传统的艺术美学相比,它更加关注生命活力之美、生态系统的和谐之美,更加突出生态审美的参与性和整体性。
【作者单位】: 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生态美 生态真 生态善 生态审美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时常面临传统美学的质疑,辩护者们在哲学基础、研究对象、审美属性、美学范式等层面寻求生态美学的立身之本,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显然,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美学,“生态美学不同于传统美学的地方,就是它应当突出生态的最高原则这一定律,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锋杰;“生态文艺学”的理论之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炎;;结构材料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2012年01期

2 王素玲;;生态哲学视阈下的高等教育生态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徐鑫;;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智慧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4 朱玉芳;;生命科学实验中动物福利问题的反思与重构——基于生态哲学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5 吕国忱;蔡健;;生态危机的根源及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科技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6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9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孟祥辉;;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先友;胡蓓蓓;;生态建筑空间特征与形态解析[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心宪;;新世纪初国内期刊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过程——巴蜀作家群生态研究理论依据的文献整理之一[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纪艳彬;;儿童哮喘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任巧华;;论美国《环境—行为》杂志环境保护研究主题的扩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5 李胜俊;樊勇;李晓Pr;;未雨绸缪——植物王国现代公路建设之所“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纪艳彬;;儿童哮喘的哲学思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7 杨俊;黄琴;李建忠;刘松年;;学术生态初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谢青;;对现代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王俊贤;;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宫长瑞;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与优化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费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俊;浙江丘陵地区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5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戚海茹;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哲学思想及其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立琼;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明清经典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常龙;基于生态维度的科学发展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方焓;生态美育视域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2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4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5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6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8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9 张fg;山水鸟鱼之乐的生态美学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5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朱艳雯;生态美学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1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1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