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时代到APP:后—后现代美学的互空间性
发布时间:2017-09-08 12:41
本文关键词:从微时代到APP:后—后现代美学的互空间性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性 APP 互渗 现代美学 互联网文化 智能应用 后现代 语义空间 分形 文化特征
【摘要】:在信息量的过度密集和超级局域网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微博、微信传播为表征的"微时代"已导致"自媒体"想象的终结,"微传播"成为应用程序终端(APP)主导的传播,媒介成为消费和服务供应。从"微社交"到APp,是一个数字语义空间的实体化进程。智能应用节点对互联网社区的互渗形成自组织的分形"微空间"。微空间的并置互渗或"互空间性"造成了多元互渗与分享的美学,意味着后现代主体间性转向后一后现代"互空间性"的介入与分享关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空间性;APP;互渗;现代美学;互联网文化;智能应用;后现代;语义空间;分形;文化特征;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微时代与APP时代文化研究,无论是理论思辨还是具体经验的研究,都无法避开这个概念所蕴涵的历史性问题。从19世纪到今天,文化研究的形形色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产生,都和每个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以及问题有内在的关系:19世纪近代都市社会的形成,带来精英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峰;;“空间性”:技术及其进步的先验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5期
2 卢世林;身体的空间性与“环境人”的生活世界[J];学术论坛;2005年06期
3 耿雪芹;;空间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郑雨;;技术物体的空间性评析[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06期
5 强乃社;;空间性与社会理论重建——索亚空间哲学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6 江永红;王济洲;;略论六朝地记之空间性叙事方式[J];名作欣赏;2013年27期
7 杨紫;Daniel Nieh;;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J];艺术界;2014年03期
8 董琦琦;;身体体验与城市印象的空间性研究[J];外国文学;2013年06期
9 胡峗;关于音乐的空间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3期
10 龙迪勇;;记忆的空间性及其对虚构叙事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本文编号:814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1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