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
【摘要】: 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对读者及其艺术接受活动在整个美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西方现代美学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意大利学者艾柯认为,如果诠释者的权力得到了过分的夸大,种种离奇同时又无聊的诠释可能毫无节制地一拥而上——这即是他所指出的“过度诠释”。艾柯从对于历史上的神秘主义和现实的解构主义批判中,认为如果说诠释存在着潜在的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没有一个客观的对象,也不是说它可以像流水一样毫无约束地任意“蔓延”。他以“文本意图”为立足点,从而全面发起了对于“过度诠释”的反抗。 本文借用艾柯的相关理论与概念,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做了全面考查。本文发现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过度诠释”在政治、伦理和宗教等领域内被大量使用。文章论述了在实用理性传统下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无论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理论,还是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方法,都有大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过度诠释”进行支持。在中国古典的审美接受活动中,尽管有对抗“过度诠释”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以“过度诠释”为接受方式主流的审美活动中,这种对抗本身也存在着悖论。本文最后讨论了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过度诠释”的后果,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度诠释”超出了社会与时代所能承受的范围,这种“过度诠释”本身对我们的社会与文化所带来的压迫与损害,让我们对于审美接受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在审美接受过程中,我们可以容忍“过度诠释”的存在,但还是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审美接受过程中诠释的过度,以确保我们文化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国美学 过度诠释 审美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6
- 导言6-7
- 第一章 艾柯的诠释与过度诠释理论7-15
- 第一节 直面颠覆:艾柯为符号学理论的突围7-9
- 第二节 历史溯源:神秘主义诠释传统的困境9-11
- 第三节 诠释标准:在作者与文本之间寻平衡11-13
- 第四节 小结13-15
- 第二章 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现象15-23
- 第一节 政治意图下的过度诠释16-18
- 第二节 伦理意图下的过度诠释18-20
- 第三节 宗教意图下的过度诠释20-23
- 第三章 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过度诠释的理论溯源23-34
- 第一节 实用理性传统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23-25
- 第二节 审美接受理论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25-28
- 第三节 审美接受方法对于过度诠释的支持28-34
- 第四章 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对于过度诠释的反抗34-40
- 第一节 审美接受理论上的反抗34-36
- 第二节 审美接受方法上的反抗36-39
- 第三节 小结39-40
- 第五章 结语:过度诠释后果的讨论40-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美筠;当代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美学——九五深圳国际美学美育会议一瞥[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2 陈勇;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孙焘;;提升人生境界与“大美育”[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4 高建平;杨玉娟;;美学、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的发展[J];文艺争鸣;2010年16期
5 李天道;;中国美学与传统人学[J];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01期
6 潘知常;海德格尔的“真理”与中国美学的“真”——中西比较美学札记[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7 邓新华;评李旭《中国美学主干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孟繁华,高建平;简讯[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9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10 成中英,刘翠丽;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J];世界哲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和世界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邹华;中国美学原点解析[N];美术报;2005年
3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4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土经验及未来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中国美学如何走上“美的历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见习记者 马寅秋 万李娜;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N];团结报;2010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孙焘;中国美学向世界打开了大门[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叶朗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刘悦笛 整理 秦韵佳;中国美学和艺术:在开放与“中国性”之间[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宏;论“过度诠释”[D];扬州大学;2012年
2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迎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人比较美学观的人类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家梅;言意之辩与中国美学[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7 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年
8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徐林祥;镜与日: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元;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过度诠释”[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3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4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5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6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翁利;试论线条是中国画灵魂之所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10 刘芳坤;大众文化烛照下的媒介叙事转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2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3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