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发生学进路及其现象学诠释

发布时间:2017-09-11 22:09

  本文关键词:中国审美意象论的发生学进路及其现象学诠释


  更多相关文章: 感性体验 意象论 意向性 发生学 现象学


【摘要】:中国审美意象论也是感性学的体验论,其发生学路径是源于解决"言-意"关系问题的论争,即儒家释"意"为"志"的基于"言-志"的对称结构关系和道家释"意"为"道"或近"道"的基于"言-道"的非对称结构关系的分歧,因应这个分歧,先秦学者引入"象"论;这个"象"论又经历了从"实象/物象"到"易象/拟象"再到"意象"的演变;在"意象"概念形成后,中国艺术遂得以克服主客裂变而实现了带有意向性特征的客体形式在主体意识活动中的图像化表达,打破了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称结构,发展了其注重"意向性"的优长。中国诗歌的意象创造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象思维,是象、意、言三者粘合而生成有意味的形式和图型范式,是在假象/取象中建构某种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维时间和空间交织的边缘域。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感性体验 意象论 意向性 发生学 现象学
【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南北朝诗学的时空结构与死亡体验”(15Y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诗文艺术中,“意象”是一个跨学科存在的概念,其实并不独属美学,这里用“审美意象”只是沿袭学界习惯,但应当强调的是,我们只有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才能深入揭示意象的发生学进路及其现象学之维。中国意象论的发生学路径主要是在解决“言”与“意”关系问题而非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玉龙;;论汪裕雄的审美意象学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2013年10期

2 孔建英;论审美意象的中介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3 柯汉琳;论审美意象及其思维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4 汪裕雄;西方近代“审美意象”论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5 ;审美意象建构中的两种偏向[J];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05期

6 ;《审美意象学》出版[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7 阳晓儒;中西审美意象比较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8 张再林;;“身体意向”:审美意象的真正所指——中国审美意象之身体现象学解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李艳;论消费社会仿像对审美意象的消解[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10 王怀义;;论审美意象的基本类型[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833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833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