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适我无非新”: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17-09-22 12:33

  本文关键词:“适我无非新”: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


  更多相关文章: 朱光潜 心理美学 自主性 “去语境化”移植


【摘要】:朱光潜在中国现代性转型的社会文化语境下构建起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之路。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及特殊且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朱光潜心理美学思想的构建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聚焦于其对西方现代美学及文化思想观念的"去语境化"的机械移植,由此破坏了其思想的整体性。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
【关键词】朱光潜 心理美学 自主性 “去语境化”移植
【分类号】:B83-069
【正文快照】: 美学在中国是一舶来品,移自西方。梁启超、蔡元培和王国维开启了中国美学的研究之路,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如果说梁启超、蔡元培所种下的是中国美学的外部研究之种,而王国维所埋下的则是中国美学的内部研究之根,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是,真正美学的体系建构则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富兴;从心理美学到哲学美学——20世纪后期朱光潜美学学术道路的反思[J];南开学报;2002年03期

2 杨春时;;论中国现代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余卫国;;论中国哲学的思想主题和精神特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高清海;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卫国;;中国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陈琰;;桐城派文论对朱光潜的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俞珏;思维模式对汉语和英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李新;干成俊;戴兆国;宣庆坤;;回归经典教育 倡导人文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课程教学笔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江守义;刘欣;;“纯正的趣味”:朱光潜的批评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何华;;朱光潜的美感经验——之“心理距离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9 薛磊;;再论沈从文与朱光潜的文学守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王冬;李军松;;薛福成与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会通[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龙飞;邱环;;儒学变革与中国古代科技[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单纯;;论“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3 于化民;;“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与教授们[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王锐生;;作为现代性的以人为本[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臧宏;;谈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6 钟名诚;;朱光潜文学批评方法论[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7 蒋济永;;中国当代美学的资源与走向[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8 郭世轩;;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9 宫玉宽;杨青山;;关于“少数民族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几点思考[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梅良勇;刘凌;;孟子的休闲哲学思想初探[A];休闲与国计民生——2008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7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兵;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张小苹;荀子传经考[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宜;论中国古典建筑之门的审美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岩;“情理法”在清末的断裂与新生[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羽香;论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及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劝;西南联大“教授治校”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明聚;李翱《复性书》心性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汉相;郭象独化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卫国;;“存在论悖论”与“言道悖论”——中西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阐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郑家栋;“超越”与“内在超越”——牟宗三与康德之间[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3 高清海;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特质及其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心理美学[J];龙岩师专学报;1986年01期

2 欧阳晓康;一个新视角的理论研究——《情爱心理美学》评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3 赵国乾;;“气”:中国古代文艺心理美学思想的重要源流[J];许昌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4 赵仲牧;探索的成果 开拓的力作——评张佐邦《作家心理美学》[J];学术探索;2000年03期

5 节末;;古代美学研究的视野调整与范式转换——读《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J];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04期

6 李燕;对话:一种综合的艺术观的阐释[J];齐鲁艺苑;1995年02期

7 左衡;直觉、情感与艺术创造——介绍苏珊·朗格的符号学心理美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08期

8 张国龙;;格式塔心理美学批评概述[J];新一代;2010年06期

9 吴蓉;;声乐心理美学微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惠博;;论营销传达中的消费心理美学效应[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慧莲;观察乌鸦的又一种方式[N];中华读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莉;西方恐惧话语的多维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00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00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