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1978-1992)
发布时间:2017-09-23 10:19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研究(1978-1992)
【摘要】:“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学术界众说纷纭的热点话题之一,关于现代性内涵、边界与理论渊源地考察和讨论,以及这些讨论所产生的分歧表明,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最切实际的方法就是返回它被译介、引进到汉语学术体系的历史语境中,在动态的历史现场中考量“现代性”概念的本义及其在译介、使用过程中的意义转换。 考察新时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寻找现代性思想和理论离开其原产地传播到中国文化情境后的种种“遭遇、变形、调适、重组与再造的过程及其规律”;探讨此一概念在中国学术语境中“起承转合”的理论命运问题;并进而对新时期中国美学得以形成的系列理论命题进行较为详尽的言说与阐释,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论文主体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回顾了新时期以前中国美学领域对“现代性”的译介情况。“现代性”之进入中国学界,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二周”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里发现了“现代性”,作为判断艺术优劣的标准,它是真理,并永不过时;三十年代卢勋借日本学者三木清之手将尼采所“厌恶的现代性”介绍进入中国,“现代性”的危机初次显现;四十年代,袁可嘉将西方“现代性”言说中关于“都市现代化”、“现代都市体验”及现代文明反思等问题译介进来,明确概括了“审美现代性”之特征;解放后,“十七年”间受苏联文艺理论系统的影响,人民性、革命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内涵为“现代性”赋予了新的“光环”,它又成为了衡量一切艺术形式的“唯一”标准。 第二章对新时期翻译及讨论“现代性”的现场进行还原。重点考察新时期三大译丛——“美学译文丛书”、“走向未来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不约而同地将有关“现代性”讨论和争鸣的资料视为学术关注点的原因。另外,以《世界美术》杂志为个案,梳理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接受与实践过程,希图提供对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概念和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现代性”思考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从中国八十年代早期的美学译文中发现“现代性”概念内涵发生变化的征兆。人们对“现代性”的绝对合法性产生了怀疑,,此概念中的“新”、“先锋”、“革命”等内涵,伴随着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人对直线演进的历史时间观的批判而瓦解。当现代性的历史被证明不是直线前进的过程,现代性成为了一种与过去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观——传统成了先锋——这打破了现代性关于新和独创性的概念范畴。 第四章现代性概念中有关“都市现代生活的体验”随着波德莱尔和本雅明作品的译介再次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本雅明笔下的“现代生活”被看作是都市化的、基于工业生产的并具有社交流动性,性质由资本或一切皆可进行财富交换的观念所界定。这为新时期以来的“现代性”研究扩展了方法论和批评视野,对“现代生活”的体验已不仅仅是诗人们的抒情内容,它已变成每个“现代人”对正在改变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特性的回应。波德莱尔对“现代性”的经典定义,以及他所提出的“新的美学”问题,后来成为本雅明哲学的理论构架。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强调“光晕的丧失”是新艺术产生的历史机遇,现代性失去了权威性,这为新时期中国学术界对“权威”和“学院派”的批判和争议提供了理论背景。 第五章考察“现代性”在后新时期、新世纪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这基于新时期中国学界对贝尔、詹姆逊、韦伯、哈贝马斯和利奥塔等人的后现代理论文本的大规模翻译与介绍。在中国,“现代性”成为热点是后现代理论回溯的需要。两次“后现代主义”学术研讨会的举行证明中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现代性”话语实践和理论反思,在新时期结束之际已然展开。 结语对“现代性”问题之所以最先为文学、艺术领域所关注,最集中地反映到美学译文中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现代性 新时期 美学译文 后现代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6
- 一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11-14
- 二 关于论文的两点说明14-16
- 第一章 早期美学译文中的“现代性”问题16-46
- 一“二周”与西方“现代性”文艺思潮的早期译介16-23
- 二 尼采译介与中国人的“现代性”初体验23-30
- (一)“创造性破坏”和“破坏性创造”:早期尼采译介中的“现代性”24-27
- (二)存在主义:“尼采热”中“现代性”的别样面孔27-30
- 三 诗人的敏感:审美“现代性”的译介与发现30-37
- (一)什么是“艺术底现代性”?30-33
- (二)为何批判“现代性”?33-35
- (三)如何批判“现代性”?35-37
- 四 “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话语37-46
- (一)何谓“现代性”?38-39
- (二)现代性与人民性39-42
- (三)激进的“革命”锋芒42-44
- (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44-46
- 第二章 新时期“现代性”译者群与译介情况概述46-67
- 一 新时期“现代性”译丛特点与译者群剖析47-56
- (一)新时期“三大译丛”概况48-54
- (二)“三大译丛”译者群分析54-56
- 二 个案研究:聚焦《世界美术》的西方艺术思潮译介56-67
- (一)20 世纪八十年代: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系统介绍58-62
- (二)20 世纪九十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译介62-64
- (三)新世纪:同步追踪当代艺术事件64-67
- 第三章 现代性之“新”的困惑67-97
- 一 怀疑“现代性”从“时间”开始67-83
- (一)译文内容倾向:现代性的历史时间观念发生转变69-73
- (二)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译介及影响73-79
- (三)心理意识研究打破了“现代性”的时间概念79-83
- 二 传统变先锋:“现代性是一种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观”83-89
- (一)标新立异的法国“新浪潮”译介:现代性等于先锋艺术83-86
- (二)现成品艺术出现:打破现代性关于新和独创性的概念范畴86-89
- 三 贡布里希译文对新时期艺术观念的影响89-97
- (一)盲目追逐“时尚”是对艺术的冒险90-93
- (二)无度扩张“领域”是对艺术的叛离93-97
- 第四章 “光晕消失”的现代性97-121
- 一 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译介及“现代性”定义98-107
- (一)《现代生活的画家》译介情况概述99-101
- (二)《现代生活的画家》的两大主题:“新的美学”和“现代性观念”101-107
- 二 本雅明对“现代性”言说的理论拓展107-117
- (一)本雅明笔下的波德莱尔及现代都市体验的译介108-113
- (二)“机械复制时代”与“现代性”永恒光环的消失113-117
- 三 余论:波德莱尔“新的美学”之本土衍义117-121
- 第五章 “现代性”成为热点原因:后现代回溯需要121-144
- 一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与“现代性”危机121-137
- (一)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理论122-129
- (二)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29-133
- (三)韦伯:“资本主义精神”视野下的“现代性”言说133-135
- (四)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与“文化现代性”135-137
- 二 “后现代性”理论译介与“现代性”的重新界定137-144
- (一)聚焦“后现代主义”:以新时期中国学界的两次会议为中心138-141
- (二)哈贝马斯与利奥塔:未完成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141-144
- 结语144-147
- 参考文献147-153
- 附录153-246
- 后记246-248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2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绍华;1919-2000:波德莱尔在中国[J];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程代熙;;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与孙绍振同志商榷[J];诗刊;1981年04期
3 张未民;;“新世纪文学”的命名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9年05期
4 雷达;任东华;;“新世纪文学”:概念生成、关联性及审美特征[J];文艺争鸣;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904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04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