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极端控诉——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解析《诉讼笔录》
本文关键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极端控诉——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解析《诉讼笔录》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美学 工业文明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摘要】:":世界作家"勒.克莱齐奥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其成名作《诉讼笔录》借描写一个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亚当",表现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作品中大量的隐喻昭示着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作者对此持悲观态度。概观作者寓于作品中的整体生态观,在赞叹其高度前瞻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在某些方面的极端性。
【作者单位】: 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工业文明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也随之兴起。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无疑是一位具有强烈生态意识的作家,其大部分作品取边缘人物为主角、以边缘世界为背景,并具有独特的“碎片化”叙事风格。其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处女作《诉讼笔录》可谓是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这部完成于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陈大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力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东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二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沈长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张淑军;;分析“分界线”在《啊,拓荒者》中的寓意和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王艳萍;;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鲁京明;;试论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生态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年01期
2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3 刘华杰;方法的变迁和科学发展的新方向[J];哲学研究;1997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丽丽;文学生态学建构——生态批评的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静;;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生态美学理论变迁[J];学理论;2011年15期
2 赵伯飞;张涛;;生态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宁海林;生态美学的实践观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郭占军;;浅论生态美学[J];科技风;2008年01期
5 罗希明;;当代生态美学的视野突破[J];才智;2008年17期
6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7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8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华夏文化论坛;2007年00期
9 王祖哲;;“全球视野中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10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顾凤威;;后现代的审美悖论与马克思的科学预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庞世伟;;人在“归途”中——马克思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人学意蕴[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7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9 曾繁仁;论生态审美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军;论美学的生态存在论转向及其深度审美诉求[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乔沙;生态美学的性质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7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19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919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