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期筝的历史地理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09 17:28
本文关键词:唐时期筝的历史地理探索
【摘要】:有唐一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不断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的宫廷乐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筝,作为我国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民族乐器,在唐代宫廷乐繁荣的背景下得到了迅猛发展。宫廷乐中使用筝作为伴奏乐器受到各阶层民众的推崇,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筝曲数量大为增加,不仅有承袭前代而来的经典曲目,亦有唐代创作的新曲目,更有吸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筝曲;二是筝的传播较前代更为频繁,从宫廷贵族至布衣贫民,从国内至周边国家,筝在音乐艺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三是弹奏筝的人数大为增加,筝人分布格局更为宽广,除长安、洛阳外,在扬州、杭州、江州、云州、贺州、柳州、宋州等地均有为数众多的筝人,且涌现出一大批弹筝名角,如薛琼琼、李青青、崔七、李从周、元稹、郭师、白居易等。此外,唐代的筝在制作材料、形制、弦数、装饰以及筝的弹奏技巧和弹奏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对后世的筝艺术文化影响甚大。 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运用历史学、考古学、统计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唐时期筝艺术的发展,亦可为当前传承古筝艺术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唐时期 筝曲 筝人 流传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32.3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三、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13-15
- 第一章 筝的演化概况15-27
- 第一节 筝的起源15-18
- 第二节 筝的历史沿革18-25
- 第三节 筝的历史地位及影响25-27
- 第二章 唐时期筝的演变27-43
- 第一节 唐时期筝体的发展演变27-39
- 第二节 唐时期弦的发展演变39-43
- 第三章 唐时期筝的演奏43-51
- 第一节 唐时期筝的演奏方式43
- 第二节 唐时期筝的演奏技巧43-49
- 第三节 唐时期筝的演奏模式49-51
- 第四章 唐时期筝曲的传播51-67
- 第一节 唐时期筝的曲调52-54
- 第二节 唐时期筝曲的传播54-67
- 第五章 唐时期筝的流传格局67-105
- 第一节 筝在国内的流传68-100
- 第二节 筝在周边国家的传播100-105
- 第六章 唐时期筝人的空间分布与地区差异105-117
- 第一节 筝人的社会背景105-106
- 第二节 筝人的概况106-113
- 第三节 筝人的空间分布与地区差异113-117
- 第七章 唐时期筝繁荣的原因及影响117-120
- 第一节 唐时期筝发展繁荣的原因117-118
- 第二节 唐时期筝的影响118-120
- 余论120-121
- 附图121-126
- 参考文献126-132
- 附录132-152
- 发表论文清单152-153
- 后记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昕;高山流水韵依依——山东筝派、武林筝派《高山流水》比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曹芳,乔五之,吴卫彬;典型民族拉弦乐器的音色分析——试论京剧伴奏乐器的改进[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周梅;;立足边疆实际 开办特色音乐教育——论保山师专音教专业民乐课的开展[J];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4 何宇;;谈古筝教学不应一味注重训练技巧而忽视其文化意蕴[J];北方音乐;2009年09期
5 金建民;关于《敦煌曲谱》研究的几个问题——与陈应时同志商榷[J];敦煌研究;1987年03期
6 曹月;古筝的主要流派与风格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邱坚珍,吴硕贤;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及其声音性能概述[J];电声技术;2003年08期
8 胡菁菁;;论古筝演奏中的情感类型及其呈现途径[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3期
9 雷华;;古筝左手技法与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5期
10 谢芳;;浅析古筝的文化底蕴[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冉;当代古筝形制改革述评[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2 刘莹;河南筝派支系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01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100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