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2017-01-05 17:04

  本文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05年

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

林雯  

【摘要】:施光南是我国建国以后成长起来的优秀作曲家,是我国音乐史上一位杰出的、难得的旋律天才,他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征服了广大人民,特别是他的抒情歌曲作品,在中国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大,创造了70至80年代的“现代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在那一时代中国人心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被称之为“时代歌手” 、“人民音乐家”。当今学术界有关声乐作品创作方面的文章中,主要是论述20年代至50年代的工农革命歌曲、救亡歌咏运动、秧歌运动、秧歌剧,特别是聂耳、冼星海、黄自、青主等人的声乐作品创作的问题,而针对建国后,同社会主义新中国一起长大的当代作曲家施光南、谷建芬、尚德义等的声乐作品创作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则相对较少,本文旨在系统分析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两部歌剧的创作,揭示其时代特征和创作特色,客观分析其声乐作品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并试图找出推动中国当代声乐教育继续向前、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力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J605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8
  • 一.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艺术歌曲的创作8-25
  • (一) 题材13-14
  • (二) 旋律14-20
  • 1.《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分析15-16
  • 2.《祝酒歌》作品分析16-18
  • 3.施光南抒情歌曲与其他歌曲对比18-20
  • (三) 节奏20-21
  • (四) 音乐结构21-25
  • 二.80年代的两部歌剧创作25-33
  • (一) 歌剧《伤逝》25-29
  • 1.歌剧《伤逝》音乐分析25-27
  • 2.歌剧《伤逝》的创作特点及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作用27-29
  • (二) 歌剧《屈原》29-33
  • 1.歌剧《屈原》音乐分析29-31
  • 2.歌剧《屈原》的创作特点及对中国歌剧发展的作用31-33
  • 三.施光南声乐作品对中国民族声乐新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33-43
  • (一) 繁荣了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33-36
  • 1.题材的拓展和手法的创新33-35
  • 2.对当代声乐创作的影响及对其他作曲家创作的感染35-36
  • (二) 对当代声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6-37
  • (三) 推出了一批富于时代特色不同演唱风格的声乐表演人才37-39
  • (四) 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提供了的教材资源39-43
  • 结束语43-45
  • 注释45-46
  • 参考文献46-48
  • 发表论文情况48-49
  • 后记49-5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思名;;施光南《祝酒歌》的演唱研究[J];大众文艺;2013年05期

    2 吴观长;;浅谈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演唱技巧[J];华章;2013年14期

    3 吴观长;;浅谈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创作特征[J];艺术科技;201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管箫;歌剧《屈原》中著名唱段的演唱特点和音乐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磊;论中国女中音演唱形式与风格的多样性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忠辉;简论歌唱艺术的风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严凤;论歌唱艺术中民族风格的再创造[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严凤;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与曲目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彭子华;;中国戏曲声腔名称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杜蓓;;论河南豫剧常派唱腔的艺术魅力[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李冰;歌剧《参孙与达利拉》女中音咏叹调演唱初探[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7 陈芳;;原生态民歌的当代发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段友芳;;金铁霖的声乐教学评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学风;;和而不同: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和谐发展[J];江淮论坛;2007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颖;女中音声音特质的美学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华丽;论歌剧《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3 万丝;施光南70年代末至80年代经典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及演唱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勤;试论歌剧《屈原》中婵娟角色的形象塑造与声乐技艺[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5 陈静;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中国歌剧女性角色演唱艺术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海萍;改革开放以来女中音声乐文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艳;以德德玛为例谈歌唱的“洋为中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奥建新;莫扎特歌剧《蒂托的仁慈》中女中音咏叹调《我走我走》的演唱分析[D];山西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公春;朱远周;;翱翔在音乐的蓝天——访作曲家施光南[J];音乐世界;1982年12期

    2 殷金娣;施光南的歌剧年[J];瞭望;1989年Z1期

    3 梁茂春;;施光南学生时代片影[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4 白麟;;“施光南” 激情演奏《春天的狂想》[J];云岭歌声;1999年02期

    5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J];浙江档案;2003年12期

    6 ;重庆音乐家的时代奉献 《打起手鼓唱起歌》曾让施光南下放劳动[J];今日重庆;2009年Z2期

    7 欣;著名音乐家施光南纪念活动[J];音乐研究;1990年04期

    8 王群生;;险哉!那次海泳……——与施光南海上踏险小记[J];滇池;1998年11期

    9 何忠辉;施光南的歌曲创作[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鉴今;;施光南研讨会在津举行[J];艺术教育;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泉涌;;默契协作 合力创新——简谈版面编辑与摄影记者之关系[A];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0年

    2 赵敦善;;音乐治疗浅探[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德华;;文学的漫游 作品的回顾——记郭沫若文学作品欣赏晚会[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和来 邵雪廉 胡国洪;[N];金华日报;2011年

    2 张蕾;[N];音乐周报;2008年

    3 记者 李菲;[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刊记者 苏唯谦 通讯员 李根荣 俞平;[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杨玉玲;[N];音乐周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紫茵;[N];音乐周报;2009年

    7 人民日报记者 赵川东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王金宝;[N];光明日报;2003年

    9 罗颖;[N];音乐生活报;2010年

    10 庄园;[N];中华新闻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雯;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萍;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点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志远;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静波;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阳赛玉;施光南声乐作品的民族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立秀;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姚蓉蓉;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荆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透视当下中国民族声乐的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廖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字、声、韵”[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阔;关于中国民族声乐风格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施光南歌曲创作民族特色的形态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235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