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沧源佤族“咯格林”歌唱场域变迁探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5:55
  <正>佤族是云南西南地区跨界而居的民族,古有"百濮""卜人"等称谓。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怒江流域,大部分集中于沧源与西盟两地。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语言系统完整,但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字。大部分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 

【文章来源】:民族音乐. 2020,(03)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沧源佤族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中的生存根基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
    (二)宗教信仰与主要节庆
■“咯格林”的时空境遇
    (一)“咯格林”的原生特征
    (二)“咯格林”的社会功能
■“咯格林”的流传区域及歌唱场域
    (一)岩帅大寨的“咯格林”
    (二)班老纳勐村及新寨的“咯格林”
■沧源佤族“咯格林”的文化变迁与族性认同
    (一)族性认同下沧源佤族“咯格林”歌唱场域的改变
    (二)族性认同下沧源佤族“咯格林”音乐传播形式的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沧源佤族民歌音乐形态特征研究[J]. 张承林.  北方音乐. 2018(01)
[2]场域视角下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模式建构思考[J]. 程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5)
[3]2003-2008年中国音乐民族志论文研究述评[J]. 赵书峰.  歌海. 2013(04)
[4]三分鼎足:当代中国音乐民族志概观——近三十年来中国音乐民族志研究考察成果回顾和检视[J]. 杨殿斛.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2)
[5]论中国音乐民族志书写风格的当代转型及思维特征[J]. 杨民康.  音乐研究. 2009(06)
[6]宏观与微观:音乐民簇志研究规模的方法论取向及其历史发展[J]. 杨民康.  音乐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138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38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2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