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台吉乃尔蒙古人的音乐文化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一支,是一笔丰厚的 民族文化遗产。其人生仪礼中的仪式及音乐,不仅体现了台吉乃尔蒙古人丰富的 民俗和多彩的音乐,也体现了蒙古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 台吉乃尔蒙古人从新疆地区的卫拉特蒙古部落迁至青藏高原,与当地的藏 族、土族、撒拉族、回族、汉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杂居。多民族的居住环境形成 了文化间的交流、趋同与融合。由于地处青藏高原,交通相对较闭塞,这对保留 古老的民族文化又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 礼的仪式及其音乐的考察研究,我们既可以看到蒙古族古老文化的遗存,也可看 到文化的变迁过程。本文借鉴民俗学中有关人生仪礼的研究理论,,以台吉乃尔蒙 古人的人生仪礼及仪式音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其传统观念,尝试着制作一 个研究模式图,进行分析、解释。即将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的总体,看做是 一个完整的圆圈,从中间分开,上半部分为人们由生到死的过程中的仪礼,称其 为生活仪礼;下半部分为人的由死到生的轮回过程中的仪礼,称其为信仰仪礼。 这两部分仪礼的总和,体现出一个台吉乃尔蒙古人传统观念中完整的人生仪礼的 过程。 全文分为: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旨在介绍目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全文的资料来源,本 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对象,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以及笔者所进行的 田野工作与论文整体的纲要。 第二章叙述了青海蒙古族、人生仪礼和音乐的概况。主要对青海地理环境、 青海蒙古族及台吉乃尔蒙古人的迁徙史、文化概况、,人生仪礼、音乐种类与特 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第三章的重点,是对台吉乃尔蒙古人最重要的四种人生仪礼做翔实的个案实 录。本章每一节的个案描述,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归纳资料中的人生仪礼 内容,实录人生仪礼,总结对比。通过三个方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台吉乃尔蒙古 人人生仪礼的融合、变迁的趋势。 第四章主要是对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中的仪式音乐做形态方面的分析。 文中介绍、分析了人生仪礼音乐中所使用的各类歌曲。并对人生仪礼中整体音乐 的结构形式进行分析。本章中将青海藏族和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的音乐与台吉乃尔 蒙古人的音乐做比较分析。还借用了专业音乐理论中的曲式结构概念对每一个人 生仪礼及音乐做仪式结构和曲式结构的分析、解释。 第五章从文化阐释的角度,解释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仪式音乐。主 要内容有,对人生仪礼中的隐性仪礼--信仰仪礼的分析,阐释其与生活仪礼的 关系;同藏族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生仪礼文化方面的比较中,找出文化传承与 文化趋同的脉络;人生仪礼及音乐对于社会生活所起到的功能作用。最后,笔者 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模式分析方法,分解仪式音乐中的核心层次、中介层次和外围 层次,用以剖析仪式及仪式音乐中的固定因素与非固定因素。
【关键词】:台吉乃尔蒙古人 人生仪礼 仪式音乐 互渗性 融合性 趋同性 传承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607
【目录】:
- 内容提要2-8
- 第一章 绪论8-20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资料来源8-1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对象11-13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来源13-16
- 第四节 田野工作与论文纲要16-20
- 第二章 青海蒙古族、台吉乃尔蒙古人概况20-42
- 第一节 青海蒙古族历史21-23
- 一、 蒙古人统治青海的开端22
- 二、 蒙古人第一次向青海迁移22
- 三、 蒙古人第二次向青海的迁移22-23
- 四、 蒙古人第三次向青海迁移23
- 第二节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迁徙史23-25
- 第三节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概况25-31
- 一、 生产生活方式26-27
- 二、 蒙古语言文字27
- 三、 蒙古族民间文学27-29
- 四、 民俗29-30
- 五、 宗教信仰及寺院教育30-31
- 第四节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概况31-33
- 第五节 青海蒙古族传统音乐概况33-42
- 一、 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述33-38
- 二、 青海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述38-39
- 三、 台吉乃尔蒙古人音乐概述39-42
- 第三章 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资料与实录42-85
- 第一节 郭勒木德乡台吉乃尔蒙古人诞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资料与实录43-47
- 一、 郭勒木德乡背景资料43
- 二、 1949年以前台吉乃尔蒙古人洗礼习俗43-44
- 三、 资料中的洗礼习俗44-45
- 四、 洗礼及仪礼音乐实录45-46
- 五、 洗礼资料对比46-47
- 第二节 乌图美仁乡台吉乃尔蒙古人剪头仪礼及仪礼音乐的资料与实录47-56
- 一、 图美仁乡背景资料47
- 二、 剪头礼习俗47-49
- 三、 剪头仪礼及仪礼音乐实录49-55
- 四、 剪发礼资料对比55-56
- 第三节 婚礼仪式及仪礼音乐的资料与实录56-80
- 一、 蒙古族婚礼概况56-59
- 二、 台吉乃尔蒙古人的婚礼仪式前状况59-61
- 三、 台吉乃尔蒙古人正式婚礼仪式状况61-70
- 四、 格尔木市台吉乃尔蒙古人婚礼及仪礼音乐实录70-76
- 五、 查嘎乌苏大队台吉乃尔蒙古人婚礼仪式及仪礼音乐实录76-79
- 六、 婚礼资料对比79-80
- 第四节 格尔木市台吉乃尔蒙古人丧葬仪式的资料与实录80-85
- 一、 蒙古族丧葬概况80-81
- 二、 青海蒙古族丧葬习俗81
- 三、 台吉乃尔蒙古部落的丧葬习俗81-83
- 四、 格尔木市台吉乃尔蒙古人丧葬仪式实录83-84
- 五、 葬礼资料对比84-85
- 第四章 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中的音乐85-134
- 第一节 人生仪礼音乐的历史与现状85-89
- 一、 内蒙古蒙古族的仪式音乐85-86
- 二、 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音乐86-89
- 第二节 人生仪礼音乐的类别与分析89-102
- 一、 长调仪式歌90-95
- 二、 短调仪式歌95-99
- 三、 蒙古语祝辞99-101
- 四、 其他民族歌曲101-102
- 第三节 人生仪礼音乐的形态与特征102-110
- 一、 人生仪礼音乐的形态特征102-109
- 二、 人生仪礼中祝辞音乐形态特征109-110
- 第四节 人生仪礼音乐的比较与研究110-116
- 一、 台吉乃尔蒙古民歌与藏族山歌110-113
- 二、 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音乐比较113-115
- 三、 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祝辞比较115-116
- 第五节 人生仪礼音乐的结构与分析116-134
- 一、 诞生礼仪式与音乐、祝赞词的结构与分析116-119
- 二、 剪发礼仪式与音乐、祝赞词的结构与分析119-123
- 三、 婚礼仪式与音乐、祝赞词的结构与分析123-129
- 四、 葬礼仪式与经文的结构与分析129-130
- 五、 人生仪礼整体仪式与音乐的结构与分析130-134
- 第五章 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文化阐释134-171
- 第一节 人生仪礼中的隐性仪礼--信仰仪礼134-142
- 一、 人生仪礼中的生活仪礼和信仰仪礼的关系134-136
- 二、 生活仪礼和信仰仪礼中宗教因素及其影响136-142
- 第二节 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文化比较142-159
- 一、 与藏族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文化的关系143-155
- 二、 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文化比较155-159
- 第三节 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文化功能159-162
- 一、 社会功能159-160
- 二、 教育功能160-161
- 三、 艺术功能161
- 四、 娱乐功能161
- 五、 审美功能161-162
- 第四节 人生仪礼及仪式音乐的文化传承162-164
- 一、 蒙古族文化传承162-163
- 二、 台吉乃尔蒙古人人生仪礼及音乐的文化传承163-164
- 第五节 人生仪礼及仪礼音乐的文化变迁164-171
- 一、 人生仪礼仪式的变迁165-168
- 二、 人生仪礼仪式音乐的变迁168-169
- 三、 人生仪礼仪式音乐文化模式分析169-171
- 结语171-173
- 参考文献173-176
- 附录176-179
- 后记179-1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亮;“还坛神”仪式音乐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钟思第,吴凡;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5年03期
3 黄羽;;壮族道教“安龙”仪式音乐——桂中澄泰乡洋渡村“安龙”仪式调查报告[J];艺术探索;2007年S2期
4 ;稿约[J];人民音乐;2008年08期
5 陈华;;广西田阳灱教仪式音乐[J];民族音乐;2008年06期
6 汤洁;;浅析仪式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以焦作市博爱县北石涧村丧葬仪式音乐为例[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庞荣;黄洪焱;;浅析壮族道教祭祀仪式音乐与壮族民间音乐的关系[J];作家;2011年12期
8 ;问题讨论[J];史学月刊;1951年09期
9 李季;;我P的iJ师傅[J];中国民族;1958年04期
10 魏治臻;《蒙英辞典》简介[J];辞书研究;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卪USav;;元代蒙古色目人的汉化与士人化[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2 卜照晶;;试论明初对军中蒙古人的抚用政策[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3 杨绍猷;;明代蒙古族婚姻和家庭的特点[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4 陈国干;;清朝利用喇嘛教统治蒙古的政策[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5 陶克涛;;土达原源[A];蒙古史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卡尼T·费什;张宪博;;天花、商贾和白莲教——嘉靖年间明朝和蒙古的关系[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舒振邦;;略谈蒙古民族对元代历史的重大贡献[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8 陈世松;;试论蒙古取蜀时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原因[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9 魏弥贤;;利格尼茨与蒙古人(英文)[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10 陈强;;从“物物”到“纸币”的跳跃——对蒙古统治者货币观念上转变的分析[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巴·布和朝鲁;勒勒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吕国栋;养马千匹 匹匹能认[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3 乔吉;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来自草原的几位可汗[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4 实习记者 王红梅;“马背民族”的马还能跑多远?[N];西部时报;2006年
5 周娜 汤绮婷;乌兰巴托:风穿过古老草原[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冯启;希波崇尚“蒙古狼”[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7 额·朝鲁门;草原吉祥五宝之首——马和马业的点滴说[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8 葛剑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提供;从天下到世界[N];健康报;2010年
9 张港;依然神秘的努图克人[N];黑龙江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俞灵;《江格尔》,卫拉特蒙古人的灵魂[N];中国民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玲玲;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2 特木尔巴根;雪山蒙古人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唐丰姣;洪武至宣德时期明朝对蒙古的经略[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白玉双;十八至二十世纪初东部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5 纳思霖;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绘画因素[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李敬民;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书峰;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红梅;当代蒙古族敖包祭祀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10 丁淑琴;清末民初甘青地区民族社会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臻;广西博白客家“做斋”仪式音乐研究[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2 宋文贤;德宏地区阿昌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3 男丁;杭哈蒙古人传统年俗与演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联俊;“维先达腊”仪式音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5 肖艳平;宁都县石上割鸡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吴越;福建宁化治平池氏关刀文武花灯祭祖仪式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涛;塔吉克族婚俗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白萨茹拉;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刘天怡;满族关姓家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宝喜;扎赉特旗蒙古人的北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1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