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风格渐变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21:13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是身处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的著名作曲家,是俄罗斯浪漫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其作曲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特点。钢琴练习曲作为浓缩斯克里亚宾创作精华的一套作品,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展现了作曲家整个创作生涯中风格渐变的全部历程。本文从其文化成因、创作技法特点等方面入手,按照创作年代不同的分期对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在各阶段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同时对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演奏方法的探索,从纵横双向总结斯克里亚宾渐变的和声观念、音阶观念和色彩观念,探究总结了作曲家风格渐变形成的原因、表现特点和影响。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国内外现阶段研究状况
    第二节 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概述
    第一节 斯克里亚宾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练习曲的定义
    第三节 斯克里亚宾练习曲的分期
第二章 斯克里亚宾早期练习曲音乐分析与演奏方法探索
    第一节 早期风格文化背景成因
        一、社会背景
        二、个人经历
        三、文化思想背景
    第二节 早期创作技法与音乐特点
        一、音乐风格特点
        二、创作技特点
            (一) 复合节奏对位
            (二) 隐伏旋律线条
            (三) 连续和弦式旋律进行
        第三节 早期练习曲代表作品音乐分析与演奏方法探索
            一、Op.8 No.1
            二、Op.8 No.2
            三、Op.8 No.12
第三章 斯克里亚宾中期练习曲音乐分析与演奏方法探索
    第一节 中期风格文化成因与哲学基础
        一、社会背景
        二、个人经历
        三、思想背景
            (一) 东方神秘主义学说
            (二) 叔本华唯意志论
            (三) 尼采超人学说
    第二节 中期创作技法与音乐特点
        一、音乐风格特点
        二、创作技法特点
            (一) 代表性左手动力型伴奏
            (二) 运用半音化旋律线条
    第三节 中期练习曲代表作品音乐分析和演奏方法探索
        一、Op.42 No.3
        二、Op.42 No.5
        三、Op.42 No.7
第四章 斯克里雅宾晚期练习曲音乐分析与演奏方法探索
    第一节 晚期风格文化成因与哲学基础
        一、社会背景
        二、个人经历
        三、文化思想背景
    第二节 晚期创作技法与音乐特点
        一、音乐风格特点
        二、创作技法特点
            (一) 以神秘和弦为基础的中心和音体系
                1. 神秘和弦
                2. 中心和音体系
                3. 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中心和音体系的特点
            (二) "似无而有"的调性中心技法
            (三) 处处隐伏的三全音进行
    第三节 晚期练习曲代表作品音乐分析与演奏方法探索
        一、Op.56 No.4
        二、Op.65 No.2
        三、Op.65 No.3
第五章 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音乐创作中渐变的和声观念,音阶观念,色彩观念
    第一节 和声观念
        一、早期
        二、中期
        三、晚期
    第二节 音阶观念
        一、半音音阶
        二、全音音阶
        三、八音音阶
    第三节 色彩观念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克里亚宾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J]. 吴琛.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9(04)
[2]论“神秘和弦”在《狂喜之诗》多种主题中的应用[J]. 王小溪.  音乐生活. 2009(09)
[3]斯克里亚宾钢琴练习曲中复节奏的弹奏研究[J]. 余方.  艺术研究. 2009(02)
[4]论神秘和弦在斯克里亚宾晚期钢琴练习曲中的体现[J]. 潘妤.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4)
[5]论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调式调性观念[J]. 宋莉莉.  中国音乐学. 2006(04)
[6]横看成岭侧成峰——对斯克里亚宾“神秘和弦”的历史审视[J]. 宋莉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01)
[7]斯克里亚宾:迷幻的人生与音乐[J]. 宋莉莉.  齐鲁艺苑. 2004(04)
[8]八音音阶——传统与非传统因素的糅合[J]. 郑中.  中国音乐学. 2003(02)
[9]特殊和弦的诞生及其繁衍——斯克里亚宾晚期和声剖析[J]. 胡向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1)
[10]“神性合一”的斯克里亚宾及他的和声手法[J]. 孙博.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8(04)

硕士论文
[1]斯克里亚宾晚期作品中的音高组织关系研究[D]. 王霆.上海音乐学院 2008
[2]多个研究角度下的斯克里亚宾早期钢琴奏鸣曲[D]. 陈馨婷.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2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322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