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浅析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新

发布时间:2017-07-19 19:07

  本文关键词:浅析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创新


  更多相关文章: 凉山 彝族 民歌 歌词 艺术特色 创新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的探究,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宝库。为抢救保存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地区也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组。但是,基于我国长久以来的封建专制和交通因素,凉山彝族民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发展和研究,导致很多歌曲已经残缺不全。 本研究通过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色的初步简要认识,从新的视角新的途径去研究尝试性传承和发展凉山彝族民歌,努力使这种散发着迷人风格魅力的凉山文化走向全国。力求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解决民族声乐发展的多元化问题。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重视对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进行创新,开发出适合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的音乐,抓住民歌所谓的“魂”,建立新的民歌文化体系。而音乐的创新要求专业人士的参与。这就要求大量的音乐工作者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专业音乐认识的培养需要音乐教育。因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创新问题,必须重视音乐教育的落实程度。当今社会,贫富差距依然存在,有的农村还没有接触到音乐的任何学习,这引起我们的。些思考。从而联想到热点话题音乐教育的“公平”。 研究主要通过文献法、访谈、理论与作品相结合等方法,对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进行了艺术特征的研究调研,通过科学具体的信息处理,结合当今社会音乐教育特征和落实情况,共分为三个章节:一、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概况及审美特征;二、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歌词的艺术特色。三、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新发展 在以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如何从根本上进行音乐的创新进行了论述,归根结底就是教育,只有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实现音乐的创新,从而推动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凉山 彝族 民歌 歌词 艺术特色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问题研究的意义7-8
  • 1.2 研究现状8-9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9
  • 1.4 研究创新之处9-10
  • 第2章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概况及审美特征10-15
  • 2.1 概况10-11
  • 2.2 审美特征与表现形式11-15
  • 2.2.1 内容和题材12
  • 2.2.2 旋律及节奏12-13
  • 2.2.3 音乐结构13-14
  • 2.2.4 伴奏乐器14-15
  • 第3章 凉山彝族民歌歌词的艺术性15-22
  • 3.1 音乐与文学巧妙的结合15-18
  • 3.2 歌词结构方法18-22
  • 第4章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新发展22-33
  • 4.1 创新必要性22-23
  • 4.2 创新面临的问题23-24
  • 4.3 民歌创新与音乐教育24-30
  • 4.3.1 音乐教育的不平衡25-26
  • 4.3.2 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音乐创新26-30
  • 4.4 推进民歌不断繁荣创新30-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3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令春;;川腔蜀韵: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高月霞;;民族歌唱中语言与风格的关系——以《槐花几时开》为例[J];歌海;2009年04期

3 哈丽丝;;新媒介时代民族地区的对外传播——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天府新论;2011年01期

4 哈丽丝;;新媒介时代民族地区对外传播刍议——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黄涛;;从四川民歌《康定情歌》的衬词管窥“溜溜调”[J];音乐探索;2009年02期

6 吉古夫铁;凉山彝族“义诺”地区民间歌曲初探[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本文编号:564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564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