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演奏中的力度、音色与踏板
本文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前奏曲演奏中的力度、音色与踏板
【摘要】:德彪西前奏曲集是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每首乐曲都有不同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方法,音乐内涵和乐曲意境丰富而深入。笔者结合不同乐曲的音乐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归纳出演奏德彪西前奏曲的三个要点,即力度、音色以及踏板的控制和使用。对这三大要点的细致分析和诠释,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演奏德彪西钢琴前奏曲。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
【关键词】: 德彪西前奏曲 力度 音色 踏板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一、力度德彪西不同于李斯特追求钢琴演奏的高超技巧,也不主张追求钢琴的音量幅度,他更倾向于寻求钢琴中弱音的变化和弹奏,正如他本人所说的“应该使人了解钢琴是一件以槌击弦而发音的乐器”①。我们注意到在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乐谱中更多标记的力度记号是弱系列的,如p、pp、p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永久的乐园——德彪西和他的《儿童园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侯田媛;;论德彪西钢琴曲的非传统和声手法——《阿拉伯风格曲二首》之第一首简析[J];成功(教育);2010年03期
3 赵峗韵;;传承与创新:德彪西早期的音乐创作风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4 赵毅;;印象派音乐风格的文化根源探究[J];大家;2010年16期
5 丁君君;;浅析钢琴演奏中的“呼吸”[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6 李美丽;;德彪西《钢琴前奏曲》的主题发展原则探析[J];大舞台;2011年06期
7 吴玉敏;;如何演奏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焰火》[J];大舞台;2011年10期
8 何中国;;音乐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浅谈《欢乐岛》印象之美[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12期
9 朴美兰;于广壮;;德彪西钢琴小品风格特征[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7期
10 王琼;;从《水中倒影》看德彪西的钢琴音乐[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秋平;五首德彪西钢琴前奏曲解析与演奏提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燕;三首钢琴“水乐”造型性与抒情性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刘甜甜;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特殊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雯;德彪西音乐的“印”“象”及在钢琴前奏曲中的体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昀;论相关文化因素对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叶妮;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第一集的音乐语言与演奏技法的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
8 刘升恒;试论钢琴踏板与音乐风格多样性之关联[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京;德彪西钢琴练习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丽娟;德彪西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的象征内涵[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广宇;;电子音乐中中国传统吹管乐器音色制作与创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刘芷廷;;如何处理琵琶演奏中的音色[J];音乐大观;2011年01期
3 黄桂娟;;论建立“合式”的声乐演唱音色观[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张巍;;简论克拉姆音乐作品中织体-音色形态及其作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5 Paul Fang;Ella;;Phywave Talking发烧碟录音解密[J];音响改装技术;2007年04期
6 张爽;;浅谈钢琴演奏的心理声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5期
7 冯庆生;;浅论圆号的音色[J];考试周刊;2007年45期
8 佘艳;;如何把握古筝演奏的音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吴巧;;浅论歌唱的音色[J];中国音乐;2009年04期
10 张邦联;;圆号音色的成因与调节[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树坤;;小议儿童歌唱教学[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景佳;;如何演奏巴赫的《创意曲》[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理想的音色应该“又明又暗”[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周皓;沈洋唱响德奥浪漫[N];音乐周报;2011年
3 申玉旺;听“海归大腕”弹琴[N];音乐周报;2006年
4 田可文;永恒的听觉记忆[N];音乐周报;2007年
5 吴春福;贾达群“水墨音乐”探索[N];音乐周报;2006年
6 张鸿玮;出类拔萃 音韵飞旋[N];音乐周报;2007年
7 侯东蕾;浅析中提琴在乐队演奏中的作用[N];音乐周报;2006年
8 海英;太阳乐团小乐手沪上炫技[N];音乐周报;2007年
9 巴素;深秋那一抹斑斓的色彩[N];音乐周报;2004年
10 景作人;北交“经典音乐之夜”半场典雅 半场激情[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檀革胜;武满彻晚期乐队作品的音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泽艺;简洁 清雅 幽玄—细川俊夫室内乐作品创作技法分析及风格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3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匡君;二十世纪中国民族管弦乐配器中的音色观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6 秦诗乐;虚拟管弦乐的技术实现与审美嬗变[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7 王建欣;《五知斋琴谱》四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8 徐志博;音响结构思维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鲁立;谢尔西四首弦乐四重奏中的声音主义观及其实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琳;电脑音乐制作中插件音色的探究及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文文;电子合成音色的设计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王礼超;乐音音色感知的行为和脑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曹静;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音色变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璐;关于涅高兹钢琴教学法中音色处理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建纯;频谱音乐中的音色、时值与结构[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申琳;点线相间 天籁之音[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樊希;论卢托斯拉夫斯基《第三交响曲》音色、音响结构[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9 严登凯;声乐中音色与腔体的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朱婷钰;琵琶弹挑技法的音色变化之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600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0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