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也《林庚抒情歌曲集》中三首作品的解读与演唱分析
本文关键词:江文也《林庚抒情歌曲集》中三首作品的解读与演唱分析
【摘要】:江文也先生是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星星。命途多舛且因种种政治原因,使得他的音乐作品不能得以广泛的流传和普及。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江文也先生对音乐创作的狂热,即使是在病入膏肓的岁月。他为中国现代音乐界留下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涉及的领域有管弦乐、协奏曲、歌舞剧与歌剧、钢琴曲、合唱、声乐曲等。 江文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创作音乐,到70年代止共创作了200多首声乐作品,包括艺术歌曲、对中国民歌进行改编的歌曲、宗教歌曲等。从早期作品具有日本音乐风格与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的创作风格逐渐过渡到发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理念,使得他的声乐作品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江文也先生的声乐作品数量之多、体裁之广,是我们声乐学习者的宝贵资源,值得我们深度学习和探索。 为了更好的诠释一部声乐作品,声乐学习者须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内容与内涵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解读,才能更好的为演唱作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分绪论、正文、结语三方面。以江文也《林庚抒情歌曲集中的《春野》、《孤云像一朵人间的野花》、《想起你来》三首作品的透彻分析为前提,三首作品的演唱分析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作品各个乐段的分析,各种演唱难点的研究,来诠释这三首声乐作品,从中得出这三首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与演唱江文也的其他歌曲铺好道路。
【关键词】:江文也 林庚抒情歌曲集 作品分析 演唱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6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次7-9
- 谱例清单9-11
- 1 绪论11-16
- 1.1 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及缘由11-13
- 1.1.1 课题研究意义11-12
- 1.1.2 课题研究目的12
- 1.1.3 课题研究的缘由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方法14-16
- 1.3.1 哲学方法14-15
- 1.3.2 社会学方法15
- 1.3.3 音乐学分析方法15-16
- 2 江文也及《林庚抒情歌曲集》16-24
- 2.1 江文也的生平与创作16-19
- 2.1.1 少年时期(1910—1923)16
- 2.1.2 旅日时期(1923—1938)16-17
- 2.1.3 北平时期(1938—1948)17-18
- 2.1.4 北京时期(1949—1975)18-19
- 2.2 江文也声乐领域的创作19-20
- 2.3 《林庚抒情歌曲集》的创作背景、内容及其它20-24
- 2.3.1 《林庚抒情歌曲集》的创作背景20-21
- 2.3.2 《林庚抒情歌曲集》的内容21-22
- 2.3.3 林庚及新诗创作简介22-24
- 3 《林庚抒情歌曲集》中三首作品分析与解读24-31
- 3.1 关于《春野》24-26
- 3.2 关于《孤云像一朵人间的野花》26-28
- 3.3 关于《想起你来》28-31
- 4 《林庚抒情歌曲集》中三首作品的演唱分析31-63
- 4.1 歌曲《春野》的演唱分析31-43
- 4.1.1 歌曲《春野》各乐段的演唱处理与难点分析31-40
- 4.1.2 歌曲《春野》的伴奏处理和演唱时与钢琴伴奏的配合40-43
- 4.2 歌曲《孤云像一朵人间的野花》的演唱分析43-53
- 4.2.1 歌曲《孤云像一朵人间的野花》各乐段的演唱处理与难点分析44-50
- 4.2.2 歌曲《孤云像一朵人间的野花》的伴奏处理和演唱时与钢琴伴奏的配合50-53
- 4.3 歌曲《想起你来》的演唱分析53-63
- 4.3.1 歌曲《想起你来》各乐段的演唱处理与难点分析53-61
- 4.3.2 歌曲《想起你来》的伴奏处理和演唱时与钢琴伴奏的配合61-63
- 5 结语63-65
- 参考文献65-67
- 附录67-87
- 作者简历8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会永;;行走在“边缘”——30年代林庚自由诗内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2 陈世澄,罗振亚;传统诗美的认同与创造——评林庚20世纪30年代的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张己任;;“江文也复兴”始末[J];福建艺术;2010年04期
4 汪毓和;;对江文也《林庚抒情歌曲集》的简要评述——为江文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而写[J];福建艺术;2010年04期
5 张爽;;论江文也《台湾舞曲》的创作特征[J];黄河之声;2010年01期
6 彭庆生,方铭;林庚先生著作系年稿[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钱仁康;;黄自主要作品分析[J];音乐研究;1958年05期
8 汪毓和;不断向民族文化传统贴近——试论江文也音乐创作风格的演变[J];人民音乐;2000年11期
9 杨燕迪;;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梁茂春;江文也研究的新突破——“江文也纪念研讨会”随笔[J];台声;199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美琴;江文创作风格的延续和中国化风格的探索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晓鸥;青主两首艺术歌曲创作与演唱探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丽丹;论郑秋枫声乐套曲《祖国四季》风格特点及其演唱处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乔文海;对丁善德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的分析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黎冰;章绍同主要歌曲的创作及其演唱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8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28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