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声阶名探源
本文关键词:五正声阶名探源
【摘要】:关于我国乐理中五正声阶名"宫商角徵羽"的来源,曾有过元音说、星宿说、唱名说、图腾说、天文说等不同意见。《史记·乐书》中讲"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志之,故谓之商。"说明"商"因其在音阶中的重要地位,被商人以族称命名。单独一声在无其他音与其构成音程关系的情况下,不可能被确立为某声。因此,商人应在认知五正声之间的音程关系后,方能命名"商"声。本文认为阶名并非源于音乐之外的事物,而源自音程关系。按五度相生律,"徵"生"商","商"生"羽","徵"、"羽"分别是"商"下方和上方的纯五度,"宫"则是"商"下方的大二度,而"角"可能是"宫角"的简称,是"宫"上方的大三度。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
【关键词】: 阶名 命名 音程
【分类号】:J613.6
【正文快照】: 关于我国乐理中五正声阶名“宫商角徵羽”的来源,众说纷纭,曾有元音说、星宿说、唱名说、图腾说、天文说等不同意见。元音说由王光祈先生提出。他在《中国音乐史》第五章《乐谱之进化》中根据现代汉语普通话“宫商角徵羽”的韵母里分别含有o、a、e、i、ü等五个不同的元音,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翔鹏;曾侯乙钟、磬铭文乐学体系初探[J];音乐研究;1981年01期
2 童忠良;商核论──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J];音乐研究;1995年01期
3 周武彦;;“五声”源于氏族图腾[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0年01期
4 冯文慈;释“宫商角徵羽”阶名由来[J];中国音乐;1984年01期
5 席臻贯;也谈“宫商角徵羽”的由来[J];中国音乐;1985年02期
6 杜亚雄;;商核、商调式、商代音乐[J];中国音乐;2007年03期
7 洛地;对于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的疑议——“曾音乐文化”可能系“商—宋文化”说[J];中国音乐学;1998年03期
8 洛地;;商—清商—乐[J];中国音乐;2007年02期
9 纪召;“宫”字再释[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10 东川清一 ,王北成;关于所谓“宫、商、角、徵、羽”[J];中国音乐;198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劲仿;;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吴鸿雅;;南音工NB谱作为信息媒介的传播学研究——南音研究系列论文之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李存兴;;成败在“势”的李斯[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蕙;;漫议古汉语异读字[J];大家;2011年16期
5 黄晋烨;;从曾侯乙编钟论传统美术表现技法[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林君峰;;现代汉语词缀的界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7 程辰;;从犀利哥和凤姐看哥、姐背后文化义的嬗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杜升强;;“眼睛”流变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1期
9 王佳颖;;五音、四声关系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9期
10 周洪英;;让“死角”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文言文教学现象及规律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林林;为谁而歌[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3 李松兰;穿越时空的古琴艺术[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5 陈根方;中国工尺谱的数字实现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孔义龙;两周编钟音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8 刘绵绵;中国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发展脉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刘晓江;中国近代和声技法的调域类型及历史走向[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良;本义探求法在文言实词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英新;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惩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福梅;小学生汉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丽丽;汉语“足”类人体词的历史演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哈申格日乐;《蒙古秘史》人名旁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李明;《酉阳杂俎》同义词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熊雪娇;上古至中古登陟类词汇系统及其演变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刘世成;政治信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克宾;秦汉道家律学思想的“四维”特征[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刘金波;“况”类连词功能差异及历时演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忠良;商核论──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J];音乐研究;1995年01期
2 杨荫浏;管律辨讹[J];文艺研究;197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西平;;音名与唱名关系之论辩[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631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3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