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龙江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歌谣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式活泼多样、内涵具有丰富的感染力,可以从独特的视角反映我国民众的生活状况与情感愿望。正是因为民间歌谣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一个社会乃至于一个国家的概况。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事象的总称,是民众世代相袭的底层文化,它通过民众的口头表达、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特征表现出来。而歌谣是民众心声的口头表达,在歌谣里饱含着他们大量的情感和风俗习惯,这些情感和风俗习惯既蕴藏在民众的精神生活里中,也蕴藏在民众的物质生活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何文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背景,民间歌谣也不例外。本文研究的是黑龙江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从黑龙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当地民间歌谣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和社会文化价值。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黑龙江劳动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通过歌谣中展示的生产民俗来探析劳动歌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第二部分是研究黑龙江生活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通过歌谣中呈现出的生活民俗来探析生活歌谣的社会功用价值;第三部分是研究黑龙江仪式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了解其中所呈现出的信仰文化和解读歌谣本身的民俗文化认识价值。之所以选取这三类歌谣,是因为这三类歌谣最具有代表性,它们几乎囊括了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有的情感态度和人生各个阶段异彩纷呈的风俗习惯,是广大民众生活的最真实的呈现,同时也是了解一个民族或地区民众的性格特征、生活状况以及文化心理必不可少的材料。民间歌谣正是因为与民众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才能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民众最真实的情感愿望。
【关键词】:民间歌谣 黑龙江 民俗文化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绪论10-12
- 第一章 黑龙江劳动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12-33
- 一、劳动歌谣的含义与产生的因素12-13
- 二、劳动歌谣呈现出的生产民俗13-29
- (一) 农业歌与农业生产民俗14-17
- (二) 渔猎歌与渔猎生产民俗17-21
- (三) 矿业歌与矿业生产民俗21-24
- (四) 林业采集歌与林业生产民俗24-28
- (五) 其他行业劳动歌与手工业生产民俗28-29
- 三、劳动歌谣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29-33
- (一) 具有协调和指挥劳动的功效29-30
- (二) 总结生产经验,传授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30-31
- (三) 勤劳刻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呈现31-33
- 第二章 黑龙江生活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33-53
- 一、生活歌谣的含义与特征33
- 二、生活歌谣呈现的社会心理与民俗文化33-50
- (一) 劝世歌与朴素的社会价值观念34-38
- (二) 生活苦歌与民众的政治伦理观念38-43
- (三) 生活知识歌与民众的经验科学体系43-46
- (四) 生活情趣歌与民众的生活智慧46-50
- 三、生活歌谣的社会功用价值50-53
- (一) 是民众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50-51
- (二) 是民众反映社会现实真相的明镜51-52
- (三) 生活歌谣促进了民间文化的发展52-53
- 第三章 黑龙江仪式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53-74
- 一、仪式歌谣的含义与产生的时代背景53-54
- 二、仪式歌谣展示的多元民俗文化54-70
- (一) 诀术歌与神密语言文化54-58
- (二) 节令歌与岁时节日民俗58-62
- (三) 礼俗歌与民间礼俗文化62-65
- (四) 祭典歌与民间祭祀民俗65-68
- (五) 信仰歌与信仰民俗68-70
- 三、仪式歌谣的民俗文化认识价值70-74
- (一) 反映了民众顽强的生命意识70-71
- (二) 反映了民众对优秀传统道德的坚守71-72
- (三) 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图腾崇拜和信仰72-74
- 结语74-76
- 注释76-82
- 参考文献82-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5-86
- 致谢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哲;;从花卉文化看民俗文化传承[J];文教资料;2011年21期
2 罗澍;;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探究——以火把节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运亨;学者说,古代清明节既是悲日又是乐日[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商报记者 刘海颖 王东 周晓康(《晓康歌谣学汉语》作者,澳洲墨尔本半岛学校中文教师);教材有趣、幽默才能“走出去”[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特约记者 李 彬;开辟民俗旅游新天地[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记者 马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品牌 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再上台阶[N];陇东报;2010年
5 记者 武翩翩;中国歌谣学座谈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6年
6 记者 韦良俊;布尔津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N];阿勒泰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建勋;“庙会经济”蚕食庙会民俗文化[N];中国商报;2005年
8 通讯员 程华选;官坝苗寨旅游详规通过评审[N];恩施日报;2008年
9 记者 康君;相约在春天 雨城赏桃花[N];雅安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甘霖 刘兵 张鹏;用文化打造城市名片[N];湖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丽芳;《粤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郭远;新民谣的情教功能[D];上海大学;2012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龙;黑龙江歌谣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迪丽努尔·阿布都克热木;维吾尔族罗布歌谣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3 任亚娟;山西运城市“背冰亮膘”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丽丽;“卧冰求鲤”的孝文化及保护传承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王丽娟;论朱自清的“歌谣”[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春年;江南民具竹篮的传统制作手艺考察与论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凤鸣;清代女性民歌与民前乞巧歌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冀洪雪;董作宾与早期中国民俗学[D];河南大学;2006年
9 景建建;唐代民间歌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蕴卓;山西面塑造型的符号象征与民俗文化内蕴[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7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3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