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舒曼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之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2 08:37

  本文关键词:舒曼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之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罗伯特舒曼 《克莱斯勒偶记》 文学内涵 创作特征演奏分析


【摘要】: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作品16)是罗伯特·舒曼钢琴音乐创作成熟阶段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作曲家本人也把这部作品列为他最好的钢琴曲作品。从作品的标题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舒曼在创作中把音乐思想与文学思维相联系的创作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创作织体表现出生动多变的音乐情绪,是舒曼自我表达的内心世界的音乐方式。舒曼认为,“音乐”是“诗”的一种转换形式,因而用音乐表达其诗意的幻想,抒发丰富的情感,成为其创作宗旨。舒曼作品的演奏技巧虽然不至于太难,但表现出诗意与幻想的感觉,却是特别地需要通过演奏者的充分理解作品,合理地演绎来展现的。 本文着重从作品的历史背景,与文学关联,作品的创作特征,演奏分析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这些分析研究,,对了解舒曼这部钢琴套曲,以及其他钢琴作品都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罗伯特舒曼 《克莱斯勒偶记》 文学内涵 创作特征演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8
  • 1. 舒曼与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8-15
  • 1.1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特征8-10
  • 1.1.1 浪漫主义音乐特征8-9
  • 1.1.2 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9-10
  • 1.2 舒曼简介10-12
  • 1.2.1 生平介绍10-11
  • 1.2.2 文学历程11-12
  • 1.3 钢琴套曲《克莱斯勒偶记》的文学内涵12-15
  • 1.3.1 霍夫曼及小说《雄猫穆尔的生活观》12-13
  • 1.3.2 舒曼与克莱斯勒的共性13-15
  • 2. 《克莱斯勒》的创作特征15-26
  • 2.1 结构编排原则15-20
  • 2.1.1 段落结构的分布15-18
  • 2.1.2 整体结构的统一18-20
  • 2.2 写作特征分析20-26
  • 2.2.1 织体中的隐伏旋律线21-22
  • 2.2.2 复调对位手法22-24
  • 2.2.3 弱起小节与错位重音24-26
  • 3. 演奏分析2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50-51
  • 致谢51-5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雪;;浅析肖邦艺术歌曲的内在风格特征——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程炳杰;;欧洲合唱美学范式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华文健;;论维也纳古典乐派对交响曲的贡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4 熊丹;;浅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闫娟英;;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代表—普契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张红霞;肖俊俊;;古希腊声乐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王娟;;论瓦格纳音乐剧中的社会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8 丁玎玫;;舒伯特即兴曲的研究与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9 杨芳;;结合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谈谈德彪西音乐的创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韩秀坤;;谈肖邦音乐的民族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8 王瑞;罗忠昒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曲致正;雷格尔的复调技法探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莹莹;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分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丹;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颢莹;门德尔松钢琴音乐的多元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占祺;对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中钢琴演奏技法的研究及其部分作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娜;山东胶州秧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武旭峰;山东省临沂市钢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卓;积极品质对钢琴成绩的影响及教学中的培养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0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0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