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勃拉姆斯《严肃的歌四首》
本文关键词:浅谈勃拉姆斯《严肃的歌四首》
【摘要】:在世界音乐发展历史中,浪漫主义音乐是一个重要且不容忽视的历史时期。在世界音乐所发生的变革潮流中,它继承古典音乐变化发展的精华,又肩负着作为一种媒介、一个历史阶段向现代音乐过渡的任务,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浪漫主义通常指1820年至1920年一百年间的历史阶段,即贝多芬晚期至勋伯格早期,它的音乐风格止式确立的标志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和韦伯的歌剧的出现。浪漫主义出现在古典主义之后,与之相对立,但是在地位上与之比肩,它不同于古典主义显现出来的理性、平衡和宁静,浪漫主义基于其自身出现的背景以及不同于之前各个时期的组成形式和结构,它要求个性自由、标新立异,渴求如痴如醉的狂喜,作品偏重于非理性。 继承着乐圣贝多芬的浪漫派音乐的思想和浪潮,十九世纪的整个西方乐坛,到处都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随处可见充满激情的作曲家和他们的杰出作品问世。正是在这种崇尚自然、歌颂情感、反对形式主义的思想潮流推动下,浪漫主义俨然成了当时音乐流派的正统,除此之外,一切都被视为反动。然而,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却出现了一位极具代表性且拥有复古倾向的作曲家——勃拉姆斯。 相对于音乐潮流的变化更改,这位出生于浪漫主义音乐思潮发展巅峰时期的伟大作曲家,生命伊始就浸淫在这种氛围里,并且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学习。而他却坚守绝对的音乐立场,成为继贝多芬之后,一心严守古典主义的精神的反动之十,很少为外界不同于他的主导音乐环境所动,用一生的时间为古典主义谱下了最后一篇完美的乐章。因此,他也被世人称为德国伟大的三B之一,成为德国音乐鲜明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奠定了自己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勃拉姆斯一生创作了许多伟大的作品,《严肃的歌四首》就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部声乐作品。这部四首合一的声乐套曲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声乐作品,是作曲家一生的总结之作。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的代表人物。研究他的艺术歌曲作品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音乐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欧洲艺术歌曲发展的进程,在这个基础上还能为我国的学者及研究人员对世界艺术歌曲做进一步的探询、研究提供一二启示。
【关键词】:勃拉姆斯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严肃的歌四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导论8-14
- 一、论文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8-10
- (一) 选题缘由8-9
- (二) 研究意义9-10
- 二、勃拉姆斯音乐研究文献综述10-12
- (一) 国外对于勃拉姆斯的相关研究10-11
- (二) 国内对于勃拉姆斯的相关研究11-12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2-14
-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12
- (二)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14-18
- 一、古典主义音乐14-15
- (一) 古典主义音乐概述14
- (二) 古典主义音乐划分14-15
- (三) 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和特点15
- 二、浪漫主义音乐15-18
- (一) 浪漫主义音乐概述15-16
- (二) 浪漫主义音乐划分16
- (三) 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特点16-18
- 第三章:勃拉姆斯与《严肃的歌四首》18-27
- 一、作者勃拉姆斯简介18-20
- (一) 作者生平简介18-19
- (二) 作者重要作品简介19-20
- 二、勃拉姆斯在音乐史上的地位20-21
- 三、勃拉姆斯《严肃的歌四首》简介21-22
- (一) 作品创作背景21-22
- (二) 作品概论22
- 四、作品的不同演唱及发行版本22-23
- 五、作品的简要分析23-27
- (一) 作品的简明曲式分析23-24
- (二) 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24-25
- (三) 作品演唱的语言分析25-27
- 第四章:勃拉姆斯作品的理论与实践27-41
- 一、勃拉姆斯作品演唱特点及要求27-28
- (一) 作品归类及演唱特点27
- (二) 作品演唱的语言要求27-28
- 二、演唱《严肃的歌四首》的要求28-41
- (一) 对演唱者声部的正确要求28-29
- (二) 要有良好的呼吸和歌唱状态29-30
- (三) 符合作品要求的歌唱共鸣30-31
- (四) 自然的语气和理性的演唱思维31-33
- (五) 《严肃的歌四首》演唱分析33-41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41-45
- 一、勃拉姆斯音乐之总结41-42
- 二、我国艺术歌曲发展及展望42-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琴;;声乐套曲谈荟(中)[J];音乐生活;2011年07期
2 陈林;汤卢;;艺术歌曲《永恒的爱》的钢琴伴奏写作特点[J];音乐创作;2011年05期
3 李蕾;;只能在最美的季节爱你[J];思维与智慧;2011年03期
4 李荣兰;;嘉德威钢琴故事——勃拉姆斯的钢琴音乐[J];琴童;2011年08期
5 何苗;;浅谈艺术歌曲的审美效应[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6 缪佳;;如何把握歌剧与艺术歌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7 王德超;;浅析勃拉姆斯奏鸣曲Op120 No.2中的情感[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8 何纯良;;浅谈中国“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9 赵亮;胡娉;;森然的古典气质 悠然的浪漫情怀——勃拉姆斯《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83)主题素材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杨;;析勃拉姆斯钢琴小品四首(OP.119)的演奏风格与技巧[J];音乐生活;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汉宁;;叙事曲的起源与变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叶红;;浅谈歌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我战胜“痉挛性发声障碍”说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希;普及艺术歌曲[N];安徽日报;2000年
2 紫茵;《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出版[N];音乐周报;2003年
3 许渌洋;国交的勃拉姆斯回忆[N];音乐周报;2010年
4 李美;艺术歌曲为优美旋律作注[N];中国商报;2010年
5 陈立;“食古不化”的勃拉姆斯音乐[N];音乐周报;2003年
6 萧冷;艺术歌曲漫谈[N];音乐周报;2004年
7 吴铭;艺术歌曲呼唤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张容;阳春白雪撒向人间[N];光明日报;2004年
9 查尚;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N];经济参考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琼;艺术歌曲比赛试出真金[N];人民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雪丰;钢琴音乐的力度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3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4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全舜玲;勃拉姆斯《四首严肃的歌》浅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贾伟亚;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演唱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杨娇;以舒伯特几首歌曲作品为例浅析其艺术歌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7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戴晓健;郭祖荣艺术歌曲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会旭;舒伯特、黄自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1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