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持续音技法
本文关键词: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持续音技法
【摘要】: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创作的32部钢琴奏鸣曲在世界音乐史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审美角度出发,就贝多芬32部钢琴奏鸣曲中的持续音的演奏技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贝多芬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单位】: 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
【关键词】: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 持续音 审美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纵观西方音乐史,早在几千年前的古希腊时期,乐器演奏中就已经出现了持续性演奏方式。具有持续音特征,且能够在很长时间内都能大规模传播的乐器是持续音演奏技法得以传播的必要条件。对于持续音的使用,贝多芬比前人的使用频率更高,创作规模更大,类型也更加多样化。正因如此,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及其演奏[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陆志成;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美学简析[J];美与时代;2005年10期
3 黎颂文;;A·斯克里亚宾的创作风格及三首钢琴奏鸣曲简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胡珀;;简析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所包含的审美信息[J];美与时代(下);2010年07期
5 王德埙;;奏鸣曲的形成及其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6 苏勇生;介绍分析贝多芬《C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几种不同版本[J];钢琴艺术;1998年03期
7 穆言;环球专柜[J];音乐爱好者;2005年04期
8 鲍尔·罗尤奈 ,江晨;浅贝多芬析《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1)(上)[J];钢琴艺术;2005年11期
9 李骁;;《郎朗:回忆》与《李云迪:乐聚维也纳》[J];视听技术;2006年02期
10 范静;;简述舒伯特降B大调奏鸣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火;浅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昆铁三中高三(7)班 夏南雁;钢琴奏鸣曲[N];云南经济日报;2002年
3 张佳林;古典不插电[N];音乐周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苏蕾;白建宇:我所有的话都在音乐里[N];广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杰;为生命谱写最壮丽的赞歌[N];音乐生活报;2010年
6 周皓;齐伯尔斯坦的“情感陷阱”[N];音乐周报;2010年
7 丁永明 编译;莫扎特乐曲有意无意均“黄金分割”[N];大众科技报;2002年
8 周皓;走入后现代阵营的赛尔金[N];音乐周报;2011年
9 单三娅;李云迪正年轻[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宏文;学术打假刻不容缓[N];音乐周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九首钢琴奏鸣曲和声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2 赵礼;萌芽·弥撒·基因·遗传[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吉纳斯特拉钢琴奏鸣曲中的节奏技法[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2 杨雪;19世纪德奥钢琴奏鸣曲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3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罗书华;米亚斯科夫斯基晚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马靖茹;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奏鸣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唐慧君;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曲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7 李丽哲;韦伯第一和第二钢琴奏鸣曲之音乐解析与演奏诠释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8 王斯文;普罗科菲耶夫后期三首钢琴奏鸣曲的整体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3年
9 金舒;普罗科菲耶夫《C大调第九钢琴奏鸣曲》演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3年
10 吴君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古典思想与浪漫情怀[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68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6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