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
本文关键词: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
【摘要】:孟勇老师近十年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在青歌赛上演唱的歌曲就达四十余首,获奖作品四十余首。他的作品如《斑竹泪》《山寨素描》《水姑娘》《阿妹出嫁》《扯开嗓子一声喊》《故乡,这就是你》《父亲山、母亲河》《忘不了》等已传遍大江南北。笔者在他众多作品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八首曲子:即《斑竹泪》《山寨素描》《水姑娘》《阿妹出嫁》《扯开嗓子一声喊》《故乡,这就是你》《父亲山、母亲河》《忘不了》等,从歌曲的艺术特征和歌曲的演唱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歌曲的艺术特征。笔者从曲名新颖;取材丰富;本土音乐元素的运用;词、曲结合完美统一;作曲技法新颖独特:歌曲富于新意;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写作。曲名新颖,作曲家打破常规,用简单、亲切、语言化的词语为歌曲命名;取材丰富、韵味独特,作曲家运用多种种音乐素材为题材,如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题材、运用民间故事为题材、运用现代生活内容为题材、运用地方戏曲音乐为题材等;运用了大量的本土音乐元素,如湘昆音乐素材、不同地域的苗族音调;歌曲词、曲结合完美统一,笔者从词曲的音调、词曲的节奏、词曲的风格、词曲的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作曲技法新颖独特包括别具一格的曲式结构、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巧妙的旋律构思;歌曲富于新意,笔者从孟勇歌曲的风格融合和歌曲的内部结构多元融合进行探讨;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笔者认为孟勇老师的作品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人心所向,他写的作品符合人们的心理追求,能表达大众的心声。 歌曲的演唱分析。笔者从孟勇声乐作品的情感解读、孟勇声乐作品里润腔技巧的运用、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处理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和探讨。 孟勇老师广思积材、深入生活。用熟悉的音乐、动听的旋律赋予自己最新的创意。他大胆的运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音乐风格的音乐元素,融曲艺素材与地方音乐元素于一炉,用自己独特的音乐思维进行创意。 他的声乐作品里,看不到前人音乐创作的痕迹,却又能体现民族音乐的神韵。他的声乐作品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形态的变化以及调式调性的变化来表现音乐,借鉴、吸收西洋创作技法来塑造音乐形象。 他的作品画面感较强,以赞美祖国山水、人民的生活以及父老亲人诸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孟勇老师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将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 他的声乐作品音域宽广,基本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两个八度,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他的民族声乐作品为演唱者充分发挥声乐技巧、掌握歌曲的风格、丰富艺术表现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他的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编入教材,并多次用于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和音乐会曲目,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孟勇 声乐作品 艺术特征 演唱探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16-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前言11-14
- 第一章 孟勇的学习、艺术经历及艺术创作成果14-17
- 1.1 孟勇的学习、艺术经历14-15
- 1.2 孟勇的艺术创作成果15-17
- 第二章 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17-36
- 2.1 曲名新颖17-18
- 2.2 取材丰富,韵味独特18-21
- 2.2.1 运用少数民族音乐素材为题材19-20
- 2.2.2 运用民间故事为题材20
- 2.2.3 以现代生活内容为题材20-21
- 2.2.4 以地方戏曲音乐为素材21
- 2.3 本土音乐元素的运用21-22
- 2.4 词、曲结合完美统一22-30
- 2.4.1 词、曲音调的统一22-24
- 2.4.2 词、曲节奏的统一24-28
- 2.4.3 词、曲风格的统一28-29
- 2.4.4 词、曲形象的统一29-30
- 2.5 作曲技法新颖独特30-33
- 2.5.1 别具一格的曲式结构30-31
- 2.5.2 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31-32
- 2.5.3 旋律构思巧妙32-33
- 2.6 歌曲富于新意33-34
- 2.6.1 风格融合33-34
- 2.6.2 歌曲内部结构多元融合34
- 2.7 作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34-36
- 第三章 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分析36-62
- 3.1 孟勇声乐作品的情感解读36-41
- 3.1.1 《山寨素描》情感解读37-38
- 3.1.2 《阿妹出嫁》情感解读38
- 3.1.3 《斑竹泪》情感解读38-39
- 3.1.4 《水姑娘》情感解读39
- 3.1.5 《父亲山,母亲河》情感解读39-40
- 3.1.6 《忘不了》情感解读40
- 3.1.7 《扯开嗓子一声喊》情感解读40-41
- 3.1.8 《故乡,这就是你》情感解读41
- 3.2 孟勇声乐作品中多种润腔技巧的运用41-47
- 3.2.1 滑音的运用42
- 3.2.2 甩腔的运用42-43
- 3.2.3 波音的运用43-44
- 3.2.4 前倚音的运用44-45
- 3.2.5 顿腔的运用45-46
- 3.2.6 拖腔的运用46-47
- 3.2.7 哭腔的运用47
- 3.3 孟勇声乐作品的演唱处理47-62
- 3.3.1 《斑竹泪》的演唱处理48-50
- 3.3.2 《山寨素描》的演唱处理50-52
- 3.3.3 《水姑娘》的演唱处理52-55
- 3.3.4 《阿妹出嫁》的演唱处理55-56
- 3.3.5 《故乡,这就是你》的演唱处理56-57
- 3.3.6 《扯开嗓子一声喊》的演唱处理57-59
- 3.3.7 《父亲山,母亲河》的演唱处理59-60
- 3.3.8 《忘不了》的演唱处理60-62
- 第四章 孟勇声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62-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6
- 后记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虹;;浅析声乐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0年02期
2 王学松;;声乐审美特征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2期
3 黄河;戈素云;;浅谈歌曲《天路》的创作与意义[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5期
4 武军;梁晓爽;蔡博;;舒伯特艺术歌曲对课堂训练具有指导意义[J];大舞台;2010年09期
5 毛慧琳;;对声乐教学艺术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6 谢楚发;;略论古代散文的艺术特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1年03期
7 ;《李白诗歌艺术论》[J];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2期
8 洪荒;关玉良墨彩绘画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J];艺术界;1997年03期
9 何春耕;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的作品为例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赵军;;建筑装饰再认识[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克晋;;秦文物的艺术特征及其相关问题(大纲)[A];秦都咸阳与秦文化研究——秦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君涛;;试论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石与艺术特征[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钟国富;;璀璨夺目的竹簧工艺——略论江安竹簧工艺源流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谭家健;;《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刘媛;;鄂尔多斯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规律[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青;;秦士蔚先生甲骨文印章的艺术特征[A];台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卜其明;;新武侠小说的艺术特征[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8 方岳民;;简论戏曲的民间艺术特征[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蒲志田;;为广元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把把脉[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王贵祥;;元代城市与宫苑概说[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洪波;《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声乐作品卷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汪少潭;生命深处的波涛[N];甘肃日报;2000年
3 杨子岩 杨向蕊;用音乐拉近距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特约记者 何松;风格独特的清代玉器[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华名;各时期玉文化的艺术特征[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随文玲;应加强对水墨动画艺术特征的研究[N];文艺报;2005年
7 马正建;传递友谊的艺术之花[N];解放军报;2009年
8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吴霜;一位歌者和她的心声[N];音乐生活报;2011年
9 木木;《黄准创作歌曲集》、《黄淮声乐作品精选》出版[N];中国电影报;2009年
10 紫茵;双翼俱健 鸟乃高翔[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徐建平;黄庭坚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雅梅;南宋川南墓葬石刻艺术与计算机图像识别应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朱尽晖;陕西炕头石狮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5 张自华;温庭筠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兰拉成;清代散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8 刘奇;莫里斯·奥阿纳音乐语言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9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毛忠;明代弋阳诸腔与民间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荣;孟勇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怡;中国传统风俗画的审美考察[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3 敖淳;肖邦艺术歌曲《请离开我》的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
4 卢昱含;贺绿汀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雯;叶兆言小说艺术特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鹏举;论近三十年创作歌曲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冷纪平;论唐代咏史诗艺术新变[D];青岛大学;2005年
9 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谢泉;唐代七言绝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7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