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理论论文 >

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6:26

  本文关键词: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乐 五代 辽契丹 宫廷音乐 李存勖


【摘要】:本文是对唐末五代宫廷音乐,与辽承唐乐的研究。五代,是我国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的又一个历史大动荡时期,而就这一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说,由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逐渐走向衰落,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则逐渐兴起;五代,就是这两种中国古代音乐形态转变的一个过渡期。 凋敝的唐代宫廷歌舞伎乐,在五代也曾有过短暂的恢复,即所谓后唐庄宗朝宫廷音乐发展中短暂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为辽承唐乐,创造了条件。就此意义而言,五代还是上承隋唐,下启金、元的承接时期。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五代时期宫廷音乐的面貌和辽承唐乐的概况,揭示了五代在中国古代音乐转型期的意义,和对唐代宫廷音乐传绪的重要历史作用;第一章“唐末宫廷音乐概况”是对唐朝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之后,唐宫廷音乐的简要的回顾与阐述,说明唐代宫廷音乐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五代宫廷音乐”,是按照宫廷音乐机构和当时音乐种类,对五代宫廷音乐所作的认识与分析,五代宫廷音乐尽管在规模和质量上不能与盛唐时期相比,但作为盛唐宫廷音乐之余响,仍还是相当可观的,总结五代宫廷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两个意义;第三章“后唐庄宗朝宫廷音乐的中兴”,首先考证了后唐之所以能保存部分唐宫廷音乐文化,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论述了后唐庄宗朝宫廷音乐的发展。第四章“辽对唐音乐文化的承继”,认识、研究辽对唐宫廷音乐文化的承继,根据辽承唐乐的线索,论述五代中后唐、后晋对唐乐传承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论述,中国古代音乐型态,经五代而转型;唐乐经五代而最终花开辽、宋两家。
【关键词】:唐乐 五代 辽契丹 宫廷音乐 李存勖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0-13
  • §2 研究现状13-15
  • §3 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唐末宫廷音乐概况17-23
  • §1 安史之乱对唐代宫廷音乐的破坏及唐肃宗对宫廷音乐的重建17-20
  • 1.1.1 宫廷歌舞伎乐规模被逐步缩小17-19
  • 1.1.2 唐肃宗朝对雅乐的重建19-20
  • §2 黄巢起义对唐代宫廷音乐的破坏及唐昭宗对宫廷音乐的重建20-22
  • 1.2.1 宫廷歌舞伎乐流失严重20-21
  • 1.2.2 唐昭宗朝殷盈孙制作雅乐21-22
  • §3 歌舞伎乐国力所限,宫廷雅乐政治需求22-23
  • 第二章 五代宫廷音乐23-31
  • §1 大动荡、小安定局面下的五代宫廷音乐23-24
  • §2 五代音乐官署24-25
  • 2.2.1 太常机构24-25
  • 2.2.2 教坊25
  • §3 五代宫廷音乐类别25-29
  • 2.3.1 郊庙乐25-27
  • 2.3.2 宴享乐27-28
  • 2.3.3 散乐28
  • 2.3.4 歌舞乐28-29
  • 2.3.5 俳优29
  • §4 五代宫廷音乐的历史地位29-31
  • 第三章 后唐庄宗朝宫廷音乐的中兴31-36
  • §1 后唐时期宫廷音乐文化的“黄金时代”及唐乐传承31-33
  • §2 爱好俳优的“李天下”33-36
  • 第四章 辽对唐音乐文化的承继36-43
  • §1 五代后晋继承和传播唐乐36-37
  • 4.1.1 继承唐乐36-37
  • 4.1.2 后晋对唐乐的恢复工作37
  • §2 后晋送乐于辽37-41
  • 4.2.1 辽承接唐乐的历史背景37-38
  • 4.2.2 唐乐入辽38-41
  • §3 传承唐乐花开两枝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超;五代著述考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73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73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