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默与埃利奥特音乐教育本质观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雷默与埃利奥特音乐教育本质观的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标”的出台,关于音乐教育哲学观、价值观、本质观等各方面问题,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雷默与埃利奥特作为美国音乐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他们的音乐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美国的音乐教育,甚至对全球的音乐教育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埃利奥特非常犀利的对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提出质疑,向这一传统音乐教育哲学的权威地位发起冲击,并建立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本人在研读雷默与埃利奥特两位大师的著作过程中,对二者关于音乐本质观的部分作了比较深入的梳理和比较,最终我认为,雷默的审美本质观与埃利奥特的实践本质观并不是像很多学者理解的那样完全对立,而是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审美音乐本质观和实践音乐本质观的冲突矛盾进行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比较雷默与埃利奥特的审美本质观和实践本质观的异同,并最终论证两人的本质观实质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是有相通之处的。并在论证过程中梳理我国的审美音乐教育,指出其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的不同,最终帮助我们认清什么是雷默的本质观,什么是埃利奥特的实践观,什么又是我国的审美音乐教育。 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有对比分析法、查阅文献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归纳法。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关于雷默的审美哲学观,在关注《音乐教育的哲学》的同时,而对其思想的新发展《音乐教育的哲学:提升的视野》也给予关注,弥补一些文论对雷默思想的发展关注不够的缺点; 第二,在关注二者理论的同时,亦关注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强调任何理论的提出都不能只看理论本身,而忽视其社会背景,那样容易造成“断章取义”式的错位理解和崇拜,这一点是很多音乐教育学者都容易忽略的,也是造成对很多理论理解错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对雷默与埃利奥特音乐教育本质观的比较研究,着重从总体脉络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二者理论分歧的结点和产生分歧的原因,这是之前的此类文章里都没有涉及到的。 第四,本文的最终结论是两种本质观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一点在笔者对二者进行对比过程中,将全面呈现。
【关键词】:审美本质观 实践本质观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一、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7-10
- 二、 关于审美与实践10-13
- 第二章 两者关于音乐教育哲学存在必要性的比较13-19
- 一、 两者关于音乐教育需要哲学支撑的思想之比较13-15
- 二、 审美观和实践观产生的背景15-19
- (一) 雷默的审美观产生的背景15-16
- (二) 埃利奥特的实践观产生的背景16-19
- 第三章 两种音乐教育本质观的主要内容19-26
- 一、 雷默与埃利奥特音乐教育本质观的主要内容19-24
- (一) 雷默的审美本质观19-21
- (二) 埃利奥特的实践本质观21-24
- 二、 二者的思维模式比较24-26
- 第四章 微观分析两种音乐教育本质观的异同26-39
- 一、 理论建构切入角度不同26-28
- 二、 对“音乐”认识的异同28-30
- 三、 对美学认识的异同30-31
- 四、 对“审美性”理解的异同31-34
- 五、 培养模式的异同34-39
- 总结39-42
- 参考文献42-44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泽池;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0年12期
2 韩燕玲;浅谈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戴雄;抓住音乐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金玺铎,任英;略论音乐教育的作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5 国华,毕海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7期
6 忻雅芳;试谈知识经济与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0年03期
7 张晋俐,张晋红;全面理解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音乐学;2000年S1期
8 雷建中;浅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J];中国音乐学;2000年S1期
9 王志敏;发挥音乐教育审美功能,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J];中国音乐学;2000年S1期
10 姚鸿;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艺;韩大伟;;音乐教育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余晓玲;;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点认识[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黄蓬;;拓展音乐教育空间的新课题——中国成年人之音乐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王亚军;;音乐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马东风;;中国原始音乐教育的意识与形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李望霞;赵昕;;在国际交流中直面中国大陆音乐教育问题——音乐教育研究问题的国际论坛交锋[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许冰;;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区音乐教育中的开发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代百生;;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王丽莉;;色彩斑斓的民族音乐教育——印度音乐教育一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李倩;;从音乐促智看音乐教育的重要性[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萍;音乐教育研究生忧思录[N];音乐周报;2005年
2 宜春中学 张利华;音乐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N];宜春日报;2007年
3 韩梅;做音乐教育的“有情人”[N];音乐周报;2007年
4 王小宁 编译;英教育家呼吁 关注青少年音乐教育[N];音乐周报;2007年
5 记者 张蕾;音乐教育“奥运会”2010年登陆北京[N];音乐周报;2007年
6 王小宁 综合编译;世界社区音乐教育浏览[N];音乐周报;2008年
7 谢嘉幸 李小莹;发展前进的中国音乐教育60年[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市群众艺术馆 黄漫钰;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N];潮州日报;2009年
9 记者 崔志坚 通讯员 刘洋;专家倡议音乐教育要关注流行文化[N];光明日报;2010年
10 市六中 何甜;论真善美从音乐教育中获得[N];郴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媛;“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研究 1933-194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怡;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效率问题及其改善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王丽虹;延安鲁艺音乐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冯雷;陪都重庆三个音乐教育机构之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陈晶;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6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甄妍妍;枣庄市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晶晶;对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佳p
本文编号:675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7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