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歌生存考察——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
本文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歌生存考察——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人类学 哲理思辨 廖国伟 人类学研究 民族节日 认同危机 原生态民歌 少数民族艺术 审美现象 精致化
【摘要】:正在现代美学研究视野中,美学研究的范畴纷纷转向具体的文化现象,由原来的注重哲理思辨的哲学美学模式,转入宽泛、具体的文化美学模式,强调美学研究要走出书斋,走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文化,以鲜活的人类文化材料为依托进行美学研究。也就是说,美学研究已经转向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研究美学或从审美的角度来研究文化两个维度展开,这对传统古典的"哲学美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美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廖国伟编著的《审美人类学视阈中的民歌文化》深入研究了民歌文化。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哲理思辨;廖国伟;人类学研究;民族节日;认同危机;原生态民歌;少数民族艺术;审美现象;精致化;
【分类号】:J607-5
【正文快照】: 在现代美学研究视野中,美学研究的范畴纷纷转向具体的文化现象,由原来的注重哲理思辨的哲学美学模式,转入宽泛、具体的文化美学模式,强调美学研究要走出书斋,走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文化,以鲜活的人类文化材料为依托进行美学研究。也就是说,美学研究已经转向从文化的大视野来研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文学评论;2002年04期
2 王杰,彭兆荣,覃德清,苏东晓;审美人类学三人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丁来先;从审美幻象到审美人类学——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读后[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4 王杰,叶舒宪,覃德清,海力波;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J];南方文坛;2003年01期
5 郑立峰,邱冠;审美人类学之我见[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冯宪光,傅其林;审美人类学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丁来先;自然美的视野与审美人类学学科的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户晓辉;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来先;;审美人类学中的“审美”问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2 覃守达;;黑衣壮审美人类学研究及其开发应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张利群;;论中国古代审美人类学资源的利用[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4 覃德清;;作为审美人类学理论潜源的后现代精神[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5 杨丽芳;;民族美学与审美人类学的联系[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6 潘琦;覃国康;傅磬;王杰;东西;杨海燕;常剑钧;张燕玲;凡一平;刘春《桂林晚报》;;广西文艺现象与审美人类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7 王杰;海力波;;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8 ;《东方丛刊》2001年总目[A];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总第三十八辑)[C];2001年
9 张玉能;;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A];东方丛刊(2001年第2辑 总第三十六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吴运亮;审美人类学:美学问题田野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向丽;审美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杨家友;读《席勒的审美人类学思想》[N];文艺报;2006年
4 王杰;“黑色美”的发现及挖掘[N];广西日报;2004年
5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丽芳;怀尔弗里德·范·丹姆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曹婷如;怀尔弗里德·范·丹姆的审美人类学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大德;瓦尔特·本雅明的灵韵理论与其审美人类学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2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68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