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磐安吹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4:06
本文关键词:浙江磐安吹打的研究
【摘要】:磐安吹打是流传于浙江磐安深泽乡的一种民间吹打音乐,历史悠久,在当地运用十分广泛,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并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选取“磐安吹打”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对其生存的地理文化背景;民间礼俗仪式的依附关系;音乐的艺术特点做系统的研究。本文将磐安吹打融入礼俗仪式的土壤中,还原其社会功能,挖掘吹打乐自身的文化意义。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将磐安吹打置于文化的背景下,解读曲班的传承方式和组班性质,以求更加准确和全面地把握音乐的实质。通过对磐安吹打的整体分析,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浙江地域音乐文化的特色与优势,填补一些理论空缺。不同地区民间乐种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民间器乐的进步,发掘并传承地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磐安吹打 礼俗仪式 艺术特点 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引言7-10
- 1 磐安吹打曲班及其社会文化背景概述10-15
- 1.1 磐安吹打扎根的土壤——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10-12
- 1.1.1 磐安吹打依存的地理环境10-11
- 1.1.2 磐安吹打依存的文化背景11-12
- 1.2 磐安吹打及其曲班概述12-15
- 1.2.1 磐安吹打12
- 1.2.2 磐安民间吹打班——深泽曲班12-13
- 1.2.3 深泽曲班的传承方式和组班性质13
- 1.2.4 深泽曲班的管理制度13-14
- 1.2.5 深泽曲班的活动状况14-15
- 2 磐安吹打在民间礼俗仪式中的表现15-26
- 2.1 磐安吹打与敬神祭祖仪式15-23
- 2.1.1 炼火15-22
- 2.1.2 敲铜锣22-23
- 2.2 磐安吹打与庆典礼俗23-26
- 3 磐安吹打音乐的艺术特点26-48
- 3.1 磐安吹打的乐器构成及其特色26-28
- 3.1.1 吹管乐器26-27
- 3.1.2 打击乐器27-28
- 3.1.3 其他乐器28
- 3.2 磐安吹打曲班组合及演奏形式28-30
- 3.2.1 曲班的组合28-29
- 3.2.2 曲班的演奏形式29-30
- 3.3 磐安吹打音乐本体分析30-48
- 3.3.1 深泽曲班常用的曲牌及其分类30-31
- 3.3.2 深泽曲班常用乐曲的来源31-37
- 3.3.3 常用曲牌分析37-45
- 3.3.4 “磐安吹打”的音乐特点45-48
- 4 磐安吹打在礼俗活动中的社会功能48-53
- 4.1 文化传承功能48-49
- 4.2 聚众造势功能49-50
- 4.3 审美娱乐功能50-51
- 4.4 抚慰与情感寄托功能51-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58
- 致谢58-59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敏;中原鼓吹乐的历史嬗变[J];东方艺术;2005年08期
2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角度[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程天健;;西安鼓乐研究综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袁静芳;乐种学构想[J];音乐研究;1988年04期
5 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J];音乐研究;1999年02期
6 张振涛;北乐与南乐——鼓吹乐的两个乐部[J];音乐研究;2001年04期
7 项阳;;当下传统音乐与民间礼俗的依附与共生现象[J];音乐研究;2005年04期
8 齐琨;;体验中的理解与见证——论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的观念与方法[J];音乐研究;2008年01期
9 薛艺兵;;写音乐与写文化——设问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9年06期
10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卫;鲁西南鄄城县王家乐班的民族音乐学追踪[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789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78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