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结构及其衍变逻辑——徐孟东《交响幻想曲》音响技术分析
本文关键词:流体结构及其衍变逻辑——徐孟东《交响幻想曲》音响技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集合复合型(Set-complex) 集合类属(Set Genera) 不变子集(invariant subset) 交混结构(Hybrid Form)
【摘要】:徐孟东受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委约创作的《交响幻想曲》是一首为中提琴创作的大型队作品(三管编制),其音响组织新颖,结构独特,表现了徐孟东音乐创作一贯的发古思幽的人情怀。多个主题均由两个简洁的、具有五声性的双动机衍展而成。集合群在音响特征上出自然音类属G11(dia)的作用,集合衔接上采用不变子集贯连的做法,让音响具有流体运之效果。整体结构为双动机展衍多部并列结构,贯穿运用展开性变奏手法,段落之间具有渐的特点。音乐表现上,中提琴犹如一个踟蹰彷徨的行者,隔空与南宋郭沔之《潇湘水云》对谈既有云水苍茫等自然之景的描绘,也有人生感慨与超脱之言说。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创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集合复合型(Set-complex) 集合类属(Set Genera) 不变子集(invariant subset) 交混结构(Hybrid Form)
【基金】: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2014科研项目《徐孟东大型作品的音高组织与结构逻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22.2
【正文快照】: 徐孟东受2012年“北京现代音乐节”委约创作的《交响幻想曲》是一首为中提琴创作的大型乐队作品(三管编制),首演于2012年5月25日“第十届北京现代音乐节”闭幕式音乐会。?作品为单乐章结构,没有采用传统协奏曲的结构范式,而是较自由的双动机展衍多部并列结构,和小协奏曲(Conc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仁平;与“惊梦”的三重“对话”——徐孟东室内乐《惊梦》解析[J];音乐研究;2004年03期
2 李吉提;;“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徐孟东四首音乐作品对我的启示[J];人民音乐;2008年04期
3 邹彦;;何必钟期耳 高闲自可亲——评徐孟东《交响幻想曲——为中提琴和交响乐队而作》[J];人民音乐;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吉提;;中国现代音乐分析随记——评谭盾早期的音乐作品《南乡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01期
2 肖武雄;;基于徐孟东管弦乐作品《远籁》的频谱分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魏莲;;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结构形态的创新探索——以《“和毅庄诚”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作品为例[J];音乐探索;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钟恩;“音乐存在方式”如是界定及其释义——并“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纪实[J];人民音乐;199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躺着听的音乐”[J];音乐世界;1982年03期
2 邱仲彭;继承发扬革命音乐传统 努力提高音乐创作质量——为纪念聂耳、星海而作[J];音乐探索;1985年02期
3 丁善德;;开创音乐创作新局面 适应人民和时代的需要[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4 ;舒曼的音乐创作[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5 荔枝;;唱片推介[J];时代风采;1999年03期
6 杨耀华;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色[J];戏剧文学;2005年04期
7 ;碟中碟[J];音乐生活;2005年10期
8 蔡伟;;音乐中的灵感思维——基本形式与基本特性[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9 罗相巧;;论逆向思维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6年11期
10 张鹤峰;王正宇;孙艳丽;;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与舞美艺术[J];大舞台;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5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7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创作与审美心理结构系统中的潜感觉[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舒妲娜;;试论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领域及手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9 蔚鸫;牟学农;;在歌声中崛起、在歌声中前进——衢州市业余歌曲创作群体侃谈[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越;朴实鲜活 意境悠远[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印青;崇高壮美的旋律[N];文艺报;2005年
3 精耕;《回民湾》音乐创作的特点[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 刘文金;音乐创作要坚持民族性 时代性 个性[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记者 谢培;母语不一样,作曲风格也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李霞;美丽其格:当代蒙古族音乐创作奠基人[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7 范哲明;名不副实的“传统”与难以为是的“创新”[N];音乐周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华凌;科技对音乐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N];科技日报;2005年
9 《北京青年报》资深文化记者、音乐评论家 伦兵;浓缩辉煌历史赞美当代中国[N];韶关日报;2011年
10 实习记者 李红艳;音乐行业需要明星更需要创作[N];北京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洁;中国手风琴音乐艺术发展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2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4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5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童颖;叶小纲音乐创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8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思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技法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放;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兆麟;音乐创作中的情感与技术[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段伟伟;论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李帅;论“启蒙运动”对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师琰;音乐创作中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董妍;俞绂棠音乐创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8 米文博;电子音乐创作中“非乐音”的音乐性特征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3年
9 邹小雨;电子音乐的历史·现在·未来[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37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usictheory/837588.html